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手机版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页
最新消息
就案说法
热点聚焦
曝光台
学术园地
社会广角
民意调查
法制时空
每期评论
环球扫描
视点关注
特别报道
维权之声
民生关注
本刊特稿
记者专访
综合新闻
每期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中国偷盗说”成新潮罪名小人之心荒唐
法国雷诺汽车泄密案昨日进入司法程序。法国官方再度澄清尚无证据证明泄密的对象是中国,但法国舆论仍把中国当成当然的“涉案者”。连欧航总裁路易·加洛瓦这样的商界大人物也对中国出言不逊,好像中国的现代化根本就是“偷来的”。中国已被西方舆论编了很多罪名,“偷”是比较新潮的一个。由于中国政府这两年倡导建设国家的
[全文]
2011-08-14 20:38
统一语言称谓,也是国家力量
旅居德国十多年,我总在思考一个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到底“华文”与“中文”有什么区别?到底“华人”与“中国人” 有什么区别?翻阅北京的官方教材,是这么说的: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是中国各民族的族际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汉语在海外华人社会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华语”“普通话”“中文”“国语
[全文]
2011-08-14 20:38
不要有太多的“美国阴谋论”
2011年春节前,胡锦涛主席将要访美,这次访问意义重大。2010年可能是中美关系出现问题最多的一年,问题不解决对今后若干年中美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影响将不可想象。今天的中国在扶摇崛起,而美国则在相对衰退。双边关系因为国力平衡的失调而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两国首脑的会晤因此特别重要。中国当前首要任务是经济发
[全文]
2011-08-14 20:39
没必要对阿基诺三世太热情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昨天出访中国,并希望同中国签署价值70亿美元的合同。菲律宾外交部早前宣布这一消息时,只字没提两国的南海争端,他们的对华关系像扳道岔一样,一下子指向了两国经济合作。菲律宾似乎很自信:他们是这个道岔怎么扳的决定者。对菲律宾准备回归对华关系的“正道”,我们大概应持欢迎的态度。但对阿基诺
[全文]
2011-10-10 14:31
中国不应幻想在叙利亚“变主动”
叙利亚局势持续恶化,利比亚的故事有可能在叙利亚重演。这对中国外交显然是个考验,中国不可能加入到西方推翻大马士革现政权的阵营中,但若站到西方政策的对立面,对中国的风险同样相当大。利比亚半年的局势演变再次证明,西方诸国如果下决心颠覆一个小的政权,它们是能够做得到的。特别是当这个政权已在国内遭到尖锐挑战的
[全文]
2011-10-10 14:31
当“假如中国第一”成为现实
中国被高估了?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家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实力,另外一种是概念性的假设。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对中国力量的假设?这是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的国内外矛盾跟以前不一样了,欧洲政府陷入赤字危机,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对自己也缺少信心。但中国却有效抵御了这场危
[全文]
2011-10-10 14:32
希望“讨薪工人宿舍着火”是一次偶发事故
如果没有接下来的细节,我们完全可以将这则新闻当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随手翻过。毕竟,临近春节的时间段是一个事故多发期。按一般事故的处理程序,首先安置这失去住所和御寒衣被的工人,先给他们找地方住下;同时调查事故原因,该罚款的罚款,该警告的警告。 但这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200多名工人,是来自四川、河南、
[全文]
2011-10-10 14:32
让人看不懂的林州停暖事件
很多事件往往会越挖越深、越滚越大,林州停暖事件再次演绎了这种“民间猜想”。现在,林州涉嫌套取国家补贴被查,于是仓促关停优创电厂,成为寒冬腊月大面积停暖的最新背后原因。但是,林州此前用了一系列谎言来试图掩盖套取国家补贴,实在令人费解。 据林州市内部人士透露,优创电厂违规事件暴露后,国家发改委责令林州退
[全文]
2011-10-10 14:32
欧洲对华军售禁令将成垃圾股
如果有一只股票发行了22年,一直在贬值,你还会把它攥在手里吗?欧盟就攥着这么一只股票:对华出口武器禁令。欧盟的这个禁令最早发生在1989年,那一年的对华制裁声响彻西方。从那以后世界沧海桑田,苏联走进了博物馆,中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但欧盟一直跟在美国后头,维持“禁售武器”这一针对中国的“最后
[全文]
2011-10-10 14:32
崇尚公平不必神化西方
从历史上看,西方国家代际公平长期不如中国,在政治方面尤其如此。法国学者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一书主旨基本上是否定中华文明,但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乾隆58年(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负责接待的中国官员听说使团中一名少年仅因为是世袭贵族就获得高级官职时,大加嘲笑,说中国人必须经过多年苦读和艰
[全文]
2011-10-10 14:32
谁能想象百年后的国际结构
无须讳言,无论“和谐世界”还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提法,在中国思想界并没有非常一致的共识。作为个人,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各种意见得以表达。但作为国家,必须有一致的言行,否则会在国际上引起误解或误判。为此有必要继续探讨。“和谐世界”不是口号,是我们对未来世界体系的一个理想。很多人对其含义做过研究,我简
[全文]
2011-10-10 14:33
20年内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
美国强大的主要因素未变从根本上看,要判断今后美国能否长远维持强盛的国力(而不是同其他大国相比的国际地位),必须分析美国在历史上得以发展强大的主要因素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笔者认为,美国发展强大的内在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美国的法治传统和法治精神维护着国内的长期政治稳定。法治而非人治是美国的立
[全文]
2011-10-10 14:33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末页
共82页
信息排行
对刑讯逼供应疑“罪”从有
“小学生卖淫案”能否走向真相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
该密不密该曝不曝是最坏的情形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法律不能忽视街头小贩这个群体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建站须知
|
严正声明
|
重要启事
|
诚聘特约记者
|
人才库
|
记者投稿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
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
友情连接:
维权365
|
中国315维权网
|
中国维权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青少年维权网
|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
燕赵法制网
|
法制网
|
正义网
|
河北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