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手机版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页
最新消息
就案说法
热点聚焦
曝光台
学术园地
社会广角
民意调查
法制时空
每期评论
环球扫描
视点关注
特别报道
维权之声
民生关注
本刊特稿
记者专访
综合新闻
每期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高铁延误赔偿”应形成制度
京沪高铁开通不足半月,就因天气原因致延误,不少旅客开始关注,乘客能否获得赔偿或全额退票?对此,北京铁路部门工作人员称,如列车在发车时即长时间晚点,导致旅客不能上车,铁路部门会全额退票,但已经上车的旅客全额退票不可能,毕竟乘客被运到了目的地。而补偿数额具体是多少,乘客怎样索赔,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还在
[全文]
2011-08-14 20:31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对于地方政府和公权部门,形象问题很重要,想方设法提升形象被摆在突出位置。但是,怎样树立良好形象是一门大学问,既关乎策略,更关乎观念。比如,形象分为对外的国际形象和对内的国内形象,两者都很重要,哪一个更重要呢?不妨从一则新闻说起:近日有网民发帖称,在广西南宁街头竟然看到一辆宝马警车。经济参考报记者随后
[全文]
2011-08-14 20:32
法律与普通人的正义观感如何对接
李昌奎案后,吴倩被害一案也渐渐走入公众视野。2008年,21岁的女孩吴倩,被一名叫赛锐的男子活活刺了27刀不幸身亡。2009年5月,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赛锐死刑。随后,被告人赛锐提起上诉,云南省高院将此案改判为死缓。(7月21日《都市时报》)那些触目惊心的细节是如此相似,争议自然顺
[全文]
2011-08-14 20:32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湖北襄阳市双沟工业园在建好的水泥路上“填土种菜”,当地政府称是“复耕”和“公路保养”。实际上,工业园公路建设属于违规用地,在全国土地卫星遥感图片执法大检查中被“天眼”发现后,必须让复耕的情况与国土部拍摄的相关图版信息相一致。当地一些干部表示,全省用地紧张,指标不够用,一些项目不得不边申报边建设。(本
[全文]
2011-08-14 20:32
愤怒不是处理南海争端正道
在中越因南海权益发生摩擦之后,菲律宾加强了与中国争执的姿态,其国防部长加斯明7日甚至公开呼吁美国在南海部署军事力量,以保护该地区的“弱小国家”,中国显然是他希望美国予以“震慑”的对象。南海的争端头绪太多,少数国家希望通过“合纵”对付中国,并把美国拉进来提高它们的筹码,但这不太可能做到。首先因为这是典
[全文]
2011-08-14 20:32
塑造亚洲安全,中国应更积极
6月3日至5日,笔者应邀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第十届香格里拉对话。十年前,当我应邀参加首届对话时,我是有三个没想到的,一是没想到对话会十年如一日地办下去,二是没想到这个对话的影响会不断扩大,成为今日亚太地区重要的安全论坛之一,此次竟有29个国家派出了高规格代表团;三是没想到有朝一日中国也会如此重视——
[全文]
2011-08-14 20:32
要强化国民的网络主权意识
不久前,有一个关于网络安全的敏感话题是:美国会不会以关闭互联网的方式对付向美国发动网络攻击的黑客,对付美国看不顺眼的所谓“流氓国家”。主流观点是,美国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关闭互联网。事实上,当美国认为其国家安全和国家重大利益受严重威胁时,采取非常规手段是常事。美国会像设“核按钮”那样设“网络按钮”吗?
[全文]
2011-08-14 20:33
中国社会不是管出来的
加强社会管理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零点连续多年的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于政府社会管理的成效不满较多,对于政府这方面的治理能力信心较低。在谈论社会管理这个话题时,不少人主张加大对社会管理资源的投入,增加对于社会管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创新的社会管理模式,这些都是积极的认识。不过,也有一些人与舆论,把注意
[全文]
2011-08-14 20:33
中国社会面临全面公信力缺失
围绕慈善,中国近日出现质疑和申辩的舆论狂潮。红十字会至今没有洗清它与炫富女孩郭美美之间的联系,该组织的廉洁被罩上浓重的疑云。与此同时,一个网上的微博给杨澜夫妇的慈善形象造成损害,发博者后来做了道歉,但整个事件从发端到澄清,总体看仍是慈善事业的负资产,怀疑的包围被打开一个缺口,但很快就合拢了。 中国社
[全文]
2011-08-14 20:33
中美不是战略对手
自奥巴马宣布美国要重返亚洲后,东亚是否会稳定的讨论一直没停过:美国自称在东亚的存在有利于地区稳定,但事实真如此吗?美国的亚太战略有三个重点:经济繁荣稳定、地区的稳定、盟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具有稳定东亚的主观意愿和能力,是一种自身的需求。但回顾历史,只有推动东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设,东亚才能实现长
[全文]
2011-08-14 20:33
西方专捧对抗中国政府的人
对大多数中国民众而言,“胡佳”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西方舆论中,“Hu Jia”很火,这个名字与“萨哈罗夫人权奖”和“巴黎荣誉市民”这样的光环连在一起。这两天,几乎所有的西方媒体都以“中国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之类的定语,报道这名中国公民三年刑满出狱的消息。这样的困惑或许是很自然的:致力于中
[全文]
2011-08-14 20:33
中国克制与自信不是一回事
6月22日《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刊登吴建民先生一篇文章《南海争端,中国克制是种自信》,笔者以为,“克制”和“自信”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怎么被吴先生画上等号了?如果这个等号是成立的,首先被颠覆的就是历史。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先是朝鲜内战,后是美国干预,但并没有打到中国境内。按照吴先生
[全文]
2011-08-14 20:34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末页
共82页
信息排行
对刑讯逼供应疑“罪”从有
“小学生卖淫案”能否走向真相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
该密不密该曝不曝是最坏的情形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法律不能忽视街头小贩这个群体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建站须知
|
严正声明
|
重要启事
|
诚聘特约记者
|
人才库
|
记者投稿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
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
友情连接:
维权365
|
中国315维权网
|
中国维权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青少年维权网
|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
燕赵法制网
|
法制网
|
正义网
|
河北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