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 十年前的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到恐怖主义袭击,美国经济实力的象征世贸双塔在袭击中轰然倒下,美国军事实力的标志五角大楼在袭击中局部坍塌,3000多无辜平民在袭击中死于非命,道琼斯指数骤跌14.3%.股市缩水1.4万亿美元。十年来,美国政府把反恐作为压倒一切的要务。为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改善美国的安全环[全文]
    2011-11-12 20:05
  • 西方广为散布中国曾在7月份准备向卡扎菲政权出售军火的谣言,利比亚反对派、国家过渡委员会的官员们是这个谣言的推动者。此前该委员会的头面人物公开抱怨中国“阻挠解冻利比亚海外资产”,指责中国“在极力讨价还价”。在这前后他们还不断放风要“用石油惩罚中国、俄罗斯”。这些不像是成熟政权高级官员的言行。中国尚未正[全文]
    2011-11-12 20:05
  • 搭灵棚,挂挽联,设祭台,读祭文,还有和尚念经文,并为之做法事祈祷……被隆重祭奠者,竟然不是人,而是牛!这场看似咄咄怪事的场面,发生在河南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3天来,“奶牛追悼会”的视频在全国众多网站疯转,网友评论如潮。来自奶牛场发帖者称,2000年,省里给230头奶牛下拨60万元扶持资金,召陵镇截留[全文]
    2011-11-12 20:05
  • 近日,商人谢根荣骗贷案正在进行二审。法院查明,谢根荣凭借两件“玉衣”取得银行信任,获得5000万元贷款及4.5亿元银行承兑汇票。实际上,玉衣系伪造而成,伪造文物后,谢根荣出钱请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等5位专家估价,而专家仅“隔着玻璃看了看”就给出24亿元估价。“大家就在玻璃柜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我没把[全文]
    2011-11-12 20:05
  • 中国财政收入今年增加30%,和福布斯宣称“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撞到了一起,引发舆论的无限联想。对中国财政收入增加过快的批评一直存在,辩护者也相当多。因为中国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这种争论将会越来越严肃。税收的复杂性是很难到舆论场上讲清楚的,当政府的公信力出问题时,这种讲不清楚的麻烦和痛苦就会成倍增[全文]
    2011-11-12 20:05
  • 印度积极参与越南在南海涉及中国主权范围地区的油气开发,激起许多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相关提问时,重申了中方的一贯立场: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不过,笔者查遍印度、越南和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都看不到越南的这一开发对中国主权海域有什么具体的“侵犯证据”。[全文]
    2011-11-12 20:06
  • 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东三省举行了史上最高规格的纪念活动。相形之下,国际媒体包括日媒罕有纪念九一八的文章。那个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事件,在世界的知名度一直非常有限。并非九一八不重要。西方人对它的论述,用了日本人的叫法:满洲事变。不管怎么称谓,九一八是日本侵华十四年的开始,它造成的伤亡和带来的痛苦,都要比[全文]
    2011-11-12 20:06
  • 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考试成绩与能力挂钩已经是社会的一个共识。不过,上周末举行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一结束,就有人发现网上在考试之前就传播着一些考试题目和参考答案。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题目竟和真正的题目相当吻合。同样,在司考和医师考试中,也出现类似的丑闻。注册会计师协会已经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面调查。[全文]
    2011-11-12 20:06
  • 人类正悄然从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网络空间从无到有的爆炸式发展,使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一片新的广袤无垠的个人与社交土地。如今,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是,在这块开放、流动、变幻着的空间里如何保护本国及其公民的利益与安全,这就是所谓信息安全的要义。从突尼斯、埃及革命到伦[全文]
    2011-11-12 20:06
  • 最近,一名年仅24岁的利比亚女间谍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名代号为“诺米迪娅”的女间谍利用7部手机和22张手机卡向利反对派武装及多国部队不断传送可靠信息,加速了卡扎菲政权的垮台。这个间谍故事表明:一部小小的手机在当今的军事博弈中却能发挥大的作用。实际上,我们身边的手机或许也在悄悄地撬动着我国的国防之门。当[全文]
    2011-11-12 20:06
  • 中国外交部等多个部门昨天密集抗议美国对台军售,但国内外都不看好中国会采取大的报复动作。中美围绕对台军售的“复杂游戏”多年来形成了“固定套路”:美国的军售项目和规模不能突破中国的“承受底线”,中国做出“严正抗议”,采取一定的报复措施,如暂停两国军事交流等,然后双边关系“逐渐恢复正常”。这个“游戏”中美[全文]
    2011-11-12 20:06
  • 从亚洲价值观到新权威主义再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人们始终对东亚充满寻根究底的兴趣。房宁先生最近在环球时报上提出的“权力与权利对冲”就是对东亚模式的一种新概括。但我们仍要在“对冲”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才能抓住东亚模式的本质特征。第一,以中国与日本、亚洲四小龙为代表,东亚模式在国家的意义上,具有“独[全文]
    2011-11-12 20:07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