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因毕业论文涉嫌抄袭,被原作者和校方发现后,武汉某高校研究生晓军(化名)不堪压力,选择了自杀。“就算真的是抄袭,也不至于走极端。”对于晓军的死,同学们无不心情沉重,都表示一时接受不了。(3月22日《楚天金报》)
         面对这样的悲剧,相信所有人都同样心情沉重。晓军的同学们所谓的“接受不了”,大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接受不了悲剧的发生;另一方面接受不了悲剧的导火索竟然只是论文抄袭。实际上,这也是很多网友的观点——— 论文造假早已是公开秘密,何至于因此而自寻短见?
         论文抄袭被拆穿之后,晓军的自杀既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忏悔。他对曾经的做法也抱有负罪感,而这也是多数大学生对待抄袭论文的真实态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去年一份调查显示,83.2%的同学认为抄袭是不对的,69.1%的同学认为身边存在较多或很多抄袭现象。一方面认为抄袭不对,另一方面却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参与其中,这种矛盾与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缺乏足够有效的约束机制。
         虽然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明确表示,反对论文抄袭等急功近利的行为,但是真正对学生较真的又有多少呢?其中尴尬很容易理解,在当前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框架内,既然学生考进了大学且支付了不菲的学费,怎么忍心因一纸论文羁绊住学生前进的脚步?更为重要的是,在论文抄袭潜规则盛行,甚至大学教授也相继陷入抄袭丑闻之际,这样的社会氛围会给大学生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当论文抄袭业已在大学内部形成一种“风气”的时候,如何能让大学生独善其身?
         晓军的悲剧当然主要是其个人原因造成,但也无法排除外部环境对此产生的影响,当抄袭成为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之后,每个人都成了无动于衷沉默的大多数,丑闻的突然爆发似乎足以成为某一个当事人难以承受之重——— 这意味着所有针对潜规则的愤恨和不满有了一个具体的宣泄对象,晓军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对此做出了了断。
         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更应该考量大学的学术氛围。今年两会期间,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提出,要办受人尊重的大学关键是大学的德性,而这首先就需要杜绝学术腐败。实际上,正是由于学术腐败层出不穷,因此坊间舆论才给予晓军以宽容。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大学生就这样从论文造假中一步步走来,日后会不会形成更大的学术腐败?某种意义上说,晓军的死与大面积存在的学术腐败不无关系——— 因为学术腐败广泛存在,人们忽略了学生论文抄袭这样的小“恶”,反过来又不免因此纵容了其由量变演绎为质变。学术腐败浸染之中,晓军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这样的尴尬与矛盾注定要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相比加强生命教育之类的内容,杜绝一切学术腐败、重塑大学“德性”无疑更加有助于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强调师道尊严锻造“大师之威”的同时,培养“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严谨治学态度同样不可或缺。希望晓军的死能够唤醒大学的“德性”,而不是他纵身跃入的那一潭湖水,在激起一片涟漪之后,就迅速归于往昔的平寂。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