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手机版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5月04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页
最新消息
就案说法
热点聚焦
曝光台
学术园地
社会广角
民意调查
法制时空
每期评论
环球扫描
视点关注
特别报道
维权之声
民生关注
本刊特稿
记者专访
综合新闻
每期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炮手市长”被调离的暧昧与想象
“我是今天上午才知道即将调任岳阳一高校任院长助理的消息,此前没任何征兆!”5月6日下午,身为临湘市副市长的姜宗福,一边在办公室收拾自己的书籍,一边心情复杂地跟记者谈起了他的职务变动。此前,自嘲为“闯入官场的怪物”的姜宗福,曾因网上发帖炮轰张艺谋印象派实景演出、痛斥高房价及就官员财产公
[全文]
2010-09-15 11:03
没有民生温度的空壳官博必然冷场
打开兰州市皋兰县常务副县长的实名博客,就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欢迎您光临我的博客,请您对皋兰人劳社保、城建、城管、城投等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记者看到,开博后的一个月,除了这则留言式的博文,没有新增内容、没有网民留言。此前,在当地有关领导的倡言下,皋兰县政府多位领导干部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上
[全文]
2010-09-15 11:04
资源性价格改革应从国计民生全局考量
今年国家加大水电气等资源性价格改革力度, 水电油气等资源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可避免。此前媒体报道,已经有一些地方制定了调整水电气改革方案。资源税改革可能首先会在新疆试点。(5月14日《证券日报》) 近期,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信息越来越多,从已经公布出来的信息来看,调整基本上是涨价的代名词。
[全文]
2010-09-15 11:04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倍增”给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毕竟日本当年做了,效果还不错。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日本在1961—1970年间的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目
[全文]
2010-09-15 11:04
赵作海的幸运与王子发的不幸
同一天看到这样两则新闻,不得不为自己想象力的贫乏感到羞愧:在河南商丘,经过30天缜密侦查,当年导致赵作海被判刑的杀人碎尸案成功告破,该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及涉嫌包庇人员全部到案;而在广西河池,青年农民王子发身陷一桩命案,尽管他坚称没有抢劫杀人,且同为受害者,但几年后仍分别被两级法院判处
[全文]
2010-09-15 11:04
开发商喊“痛”恰恰表明调控的必要性
5月21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曹建海以及众多开发商纵论楼市新政,围绕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地产新政展开讨论。曹建海针对一个月前出台的新政认为,中国房价可能要跌40%-50%。(5月28日《重庆晚报》) 近来,楼市的多空态势为波谲云诡的氛围所笼罩。股市一跌再跌,钢铁、水泥等关联产业“叫苦”之声不绝于耳
[全文]
2010-09-15 11:04
复制“神木模式”,责任比财力更重要
“神木现在人均一年的费用不到400元,就已经做到90%的报销率。换到广东,1亿人,需要400个亿,才多少钱?”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27日表示,广东完全能复制神木医改模式,实施全民免费医疗。(5月28日《新快报》) 在多数地方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当下,神木县开国内先河,继实施12年免费教育工
[全文]
2010-09-15 11:05
工会能担纲“工资共决”的导演吗?
4月27日,胡锦涛指出,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这被视为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尽快推进提出的要求。然而“工资共决”已提出18年,却因无相关立法成了一纸空谈,而由工会主导的模式也因为工会的尴尬地位引来了质疑。(5月9日《重庆时报》) “工资共决”或者叫做“
[全文]
2010-09-15 11:05
多少命案才能倒逼新拆迁条例出台?
5月27日,郑州市须水镇发生拆迁致人死亡事件,阻止拆迁的商户陈先碧被从二楼楼顶“扯下”,命丧当场。当地官员称,死者系趁人不备从2楼掉下身亡。 面对陈先碧的死,当地政府推卸责任的态度跃然纸上。先是拒不承认强制拆迁,后又极力否认陈的死与拆迁有关。郑州中原区委、区政府给出的调查结果是“一谢姓村民在拆
[全文]
2010-09-15 11:05
“信访不如信网”是幸运还是悲哀
广西烟草局长“香艳日记”、山东新泰选拔23岁副局长、南京“徐宝宝”……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舆论旋风的事件几乎都发端于网络论坛,在网络民意的推动下,一步步发酵升级,并最终解决。而“信访不如信网”也成为当下许多利益受损群众信奉的法则。在观察这些网络事件时,人们不难发现,不少事件最初都出
[全文]
2010-09-15 11:05
千人下跪与“乡村的沦陷”
这种“乡村沦陷”并不止于过去有论者所描述的:农田干涸、杂草丛生;老弱病残、了无生气;官商合谋、掠夺资源……从而导致整个乡村颓败困顿。接二连三的乡村事件,传递出的多是带有悲怆意味的乡村气息。所以,与其说是千余村民下跪,莫若说是沦陷的乡村在下跪。 原市长孙明去职,辽宁庄河“
[全文]
2010-09-15 11:05
沁阳政府拒不认错的底气何在?
河南沁阳市8位农民发传单称村支书有经济问题,此事引来当地公检法机关全力介入。最终,农民们被挂牌示众并判刑。事情曝光后引起中央领导重视,案件后来被撤销。而地方政府,也开始了积极行动。他们想办法让还关在看守所的农民一一“待罪”离开,又督促他们领“补偿款”了事。农民们则希望政府认错,还他们
[全文]
2010-09-15 11:05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末页
共82页
信息排行
对刑讯逼供应疑“罪”从有
“小学生卖淫案”能否走向真相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
该密不密该曝不曝是最坏的情形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法律不能忽视街头小贩这个群体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建站须知
|
严正声明
|
重要启事
|
诚聘特约记者
|
人才库
|
记者投稿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
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
友情连接:
维权365
|
中国315维权网
|
中国维权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青少年维权网
|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
燕赵法制网
|
法制网
|
正义网
|
河北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