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手机版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页
最新消息
就案说法
热点聚焦
曝光台
学术园地
社会广角
民意调查
法制时空
每期评论
环球扫描
视点关注
特别报道
维权之声
民生关注
本刊特稿
记者专访
综合新闻
每期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低保户和官员,谁更该申报财产?
7月 24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城市处处长刘喜堂表示,低保家庭要实行家庭财产申报制,民政部希望能在最终的《社会救助法》中强化监督,对骗保现象能有所约束和惩处。(7月26日《齐鲁晚报》) 中国终于有财产申报制了,但这一信息让人百味杂陈,因为此番财产申报的主体是低保家庭,而公众念兹在兹的申
[全文]
2009-09-15 11:52
乙肝歧视背后其实是恐慌
近日,国内权威乙肝专家、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强首次透露,卫生部将出台政策——常规体检表(含入学、入托、就业、健康证申领等)的待选“菜单”中,将取消乙肝“两对半”项目。对此,卫生部昨表示,目前无政策修改意向。 尽管生部已否认取消“两对半”检测的
[全文]
2009-09-15 11:53
列车脱轨事故可有人祸阴影?
29日凌晨4时多,一辆从湖北襄樊开往广东湛江的列车,因连日持续强降雨造成山体崩塌掩埋线路,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境内发生脱轨。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事故发生后,铁路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抓紧恢复行车。 近年来,铁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去年4·28胶
[全文]
2009-09-15 11:53
公共基金的沦陷悲剧为何一再复制?
2.06亿人民币,在普通百姓眼里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宁波有两名公务员,把单位用公款购买的价值2.06亿的国债,委托给一家证券公司做国债回购业务,并收受了公司的贿款。这笔钱,是市民的住房维修基金。结果证券公司倒了,2.06亿元全部打了水漂。两名公务员中,王某曾任宁波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主
[全文]
2009-09-15 11:53
从城管生态反思城市管理思维
平山县城管等部门日前对市容市貌进行了集中治理,他们将沿街商户门前的摇摆机、毛巾等物品收走,但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也没有向商户们做出解释。 提及城管,人们第一感觉就是暴力影像,管与被管的交锋每天都在各城市鲜活上演,从暴力执法到暴力抗法,事关城管与百姓的语言对抗、肢体对抗,已经麻木了公众的视听神经。
[全文]
2009-09-15 11:54
“大城管”不能只体现城管部门的意志
住建部官员称将进行城市“大城管”改革,城管直接由市长掌管负责,改变以往城管归属混乱等状况。原因是,城市公共空间绝大多数被城市强势利益集团占用,弱势群体实际可分享空间太少。(8月16日《成都商报》) 先来看看“大城管”要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我总结出了两点,一是城管的归属混乱问题,比如有些地方的城
[全文]
2009-09-15 11:55
莫让石油巨头继续玩愚民把戏
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近日与价格部门沟通,认为现行的调价机制过于透明,可控性低。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模糊化处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8月2日《齐鲁晚报》) 看来两大石油巨头对这次较为罕见的油价下调有些坐不住了,找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沟通,坦言定价机制过于透明,使自己感到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所以请求:不能
[全文]
2009-09-15 11:48
消除乙肝歧视,有政策还要有对策
近日,国内权威乙肝专家、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强在成都首次透露,卫生部将出台政策,常规体检表(含入学、入托、就业、健康证申领等)的待选“菜单”中,将取消乙肝“两对半”项目,但推荐进行肝功能检测。(《8月2日《成都晚报》) 在一个谈“肝”色变的社会环境中,官方取消乙肝“两对半”
[全文]
2009-09-15 11:48
陈同海日掷4万呼唤“挥霍公款罪”
“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缴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这是陈同海的一句“名言”。据悉,作为中国第一大企业的掌门人,“陈同海在集团内挥霍是出了名的,平均算下来,他每日挥霍的钱超过4万元”。(8月2日《重庆晚报》) 在一个贫困线仅为人均年收入119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亦不过每年
[全文]
2009-09-15 11:48
不搭院士身份抄袭已很难成为新闻
西南交大副校长剽窃案尚未淡出人们的视野,媒体又曝出一起身份更特别、级别更高、更明目张胆的学术腐败:身为2009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的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涉嫌论文抄袭。 这不是一般的抄袭,而是直接将外国同行的一篇论文拿来删减缩编后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投给某学术会议并已
[全文]
2009-09-15 11:48
修复公众信心当从守护社会底线始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0.1%的人认为自己城市也可能出现“楼脆脆”,只有17.6%的人相信自己不会碰上“楼脆脆”。(《中国青年报》8月4日) 上海一栋高楼的整体倒覆,让“楼脆脆”的称号传遍大江南北,也让普通公众心有余悸,担心和“楼脆脆”遭遇。正如有
[全文]
2009-09-15 11:49
莫让下水道成为城市建设的短板
8月4日的暴雨让石家庄交通短时梗阻,成为这座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超负荷的又一明证。行人趔趄跋涉,汽车在激流里抛锚,拥塞的人流冲击着城市的秩序底限。 下水道,除了概念中的狭窄、阴暗和肮脏,除了排水不畅时让人恨声不已,人们不会对这个隐蔽世界再有其他观感。但巴黎的下水道竟然是旅游景区,这对习惯于下水道在
[全文]
2009-09-15 11:4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共82页
信息排行
对刑讯逼供应疑“罪”从有
“小学生卖淫案”能否走向真相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
该密不密该曝不曝是最坏的情形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法律不能忽视街头小贩这个群体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建站须知
|
严正声明
|
重要启事
|
诚聘特约记者
|
人才库
|
记者投稿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
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
友情连接:
维权365
|
中国315维权网
|
中国维权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青少年维权网
|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
燕赵法制网
|
法制网
|
正义网
|
河北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