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陈同海日掷4万呼唤“挥霍公款罪”

“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缴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这是陈同海的一句“名言”。据悉,作为中国第一大企业的掌门人,“陈同海在集团内挥霍是出了名的,平均算下来,他每日挥霍的钱超过4万元”。(8月2日《重庆晚报》)
  在一个贫困线仅为人均年收入119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亦不过每年15781元和4761元的国家,“每日挥霍4万”、“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究竟“算什么”?答案是,相当于一万多个贫困人口的保命钱,相当于800多个城镇居民和2000多个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
  其实,类似的挥霍并非个案。2005年国家审计署的一份审计报告便显示,针对10家央企原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转移挪用、贪污受贿等涉嫌经济犯罪金额16亿元,而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造成的挥霍浪费损失高达145亿元”。为此,时任审计长的李金华表示:“有些损失浪费问题造成的后果比违法违规还严重”。而最高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厅副厅长宋寒松也曾直言:不揣腰包的腐败“比贪污犯罪危害还大”。
  然而,这些巨额公款挥霍浪费,在现实中,却几乎得不到任何刑律的追究——即便被查处,顶多也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纪律处分而已。因为目前我国刑法,并无专门针对公款挥霍浪费的条款和罪名。比如陈同海,导致其一审被判死缓的罪名仅仅是受贿罪,而其“每日挥霍4万”的行为则完全没有被法律追诉。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法治尴尬和遗憾,笔者以为,是时候尽快修订刑法,将挥霍公款行为入罪、为其专门制定罪名了。有了这样的罪名,我们不仅能对挥霍浪费公款者实施与其行为相称的更严厉精确打击,也能从根本上对这类现象起到有效的防范警戒作用、“以儆效尤”。
  其实,认真推究一下会发现,挥霍浪费公款、公共资源,之所以值得和需要入罪,除了其危害后果极为严重之外,还在于,其一,从行为实质上看,公款吃喝、旅游,公款修建超豪华办公楼、购置豪华公车等挥霍浪费与直接“揣进个人腰包”、钱权交易的贪污贿赂并无根本区别,二者都是通过损公肥私、化公为私而非法获利的腐败行为。其二,挥霍浪费与贪污贿赂在现实中相伴而生,纠缠在一起,且互为条件和催化剂。那么,要实现对腐败的全面治理和防范,对这两种腐败行为须双管齐下,决不能“一手软,一手硬”。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