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手机版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页
最新消息
就案说法
热点聚焦
曝光台
学术园地
社会广角
民意调查
法制时空
每期评论
环球扫描
视点关注
特别报道
维权之声
民生关注
本刊特稿
记者专访
综合新闻
每期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一考定终身”何以成为“最不坏”的选择?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24日接受人民网访谈时指出,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他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仅要看一次高考考试的成绩,也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是学业水平测试,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就是综合性评价。(
[全文]
2009-06-03 22:39
农民工就医首选黑诊所的深层反思
3月30日,北京朝阳区弘善家园一农民工在黑诊所输液后死亡。一项对北京建筑工地100名农民工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85%建筑农民工表示看病首选工地周边的私人小诊所,原因就是省钱。(4月13日《新京报》) 所谓的“黑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业医师
[全文]
2009-06-03 22:40
国有银行不应唯利润论英雄
新近出炉的上市银行年报显示,2008年,中国工行实现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35.2%;建行实现利润926.4亿元,增长34%;中国银行实现利润643.6亿元,增长14.42%;交通银行实现利润283.93亿元,增长40.05%。从全行业看,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
[全文]
2009-06-03 22:40
高官定量接访可否倒逼基层信访畅通
要想让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官员接访量化用意良好,但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唯有把基层接访的工作真正做到位,才能让信访问题不至于导致局部地区的不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
[全文]
2009-06-03 22:40
《劳动合同法》的落实需要一场“伟大的博弈”
任志强近日再次将炮轰的目标对准《劳动合同法》。在这篇《政府的政策为何一再被误读?》的“檄文”中,任志强写道:“现在就有全国上下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立法者对因误读而导致的数百万人的合同纠纷,作出了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并在执行细则中不得不做出了调整。但这种误读实际到今天仍未停止,今年
[全文]
2009-06-03 22:40
莫让“保送”成为“强扭的瓜”
今年2月,福建省惠安县数百名初中生学还没上完,就被县教育局强行“保送”上了职专。县里为此专门下指标摊派到各个中学,引起部分保送学生和家长不满。(4月15日《京华时报》) 按照当地的解释,之所以“保送”初中生上职专,是因近年来该县经济发展迅速,但缺少技术人才。而“实行春季
[全文]
2009-06-03 22:40
列车脱轨凸显铁路建设“贫富分化”
那些偏远城市、那些小站越来越远离铁道部提速的视野。反差之下,公众最大的感受是,方便的大城市之间越来越方便,不方便的地方乘坐火车反而越来越困难;快车越来越快,慢车越来越慢——— 中国铁路大提速的格局不是全面提速,它从一定程度上演绎了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用“惊魂未
[全文]
2009-06-03 22:41
揭开任志强“中位数”算法的面纱
“北京社科院的研究能力、方法与水平让人怀疑”,“有损于‘专家’的称号”……针对日前北京社科院发布的《北京蓝皮书》中有关房价的报告,任志强日前在博客上发布《批判〈北京蓝皮书〉》。而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北京蓝皮书》主编之一戴建中对任志强的指责一一回应。 客观说,
[全文]
2009-06-03 22:41
4万亿:靠“检查组”不如靠公众监督
自去年11月底到今年1月下旬,中央纪委等部门派出第一轮24个中央检查组之后,近日,中央再派24个检查组赴各地,对今年新增4万亿元中央投资进行全程跟踪。据悉,在首轮检查中,没有发现将新增中央投资用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及用于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
[全文]
2009-06-03 22:41
解读“楼市回暖与雇人抢购”的寓言
据说楼市从二月份开始,就已经迎来了久违的“小阳春”。专家宣称,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实现“蛙跳”式上涨。类似这些说法夹杂着专业数据,让人不能不信。但是,《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似乎颠覆了楼市春暖花开的幻象:在北京市的一个居委会里,张大妈又开始忙起来了,同往年一样,她又接受了几个待
[全文]
2009-06-03 22:41
还有多少“骨灰级”的官本位?
广州高官由于夫妻生前身份地位不一样,逝世后骨灰不能与配偶合放导致的“夫妻分居”的状况将会改变。根据该市民政局日前出台的新规定,夫妻生前一方符合安放公墓规定,另一方不符合或级别不同的,按夫妻任何一方身份、级别选择格位合葬,以一盒两骨灰方式,存于同一格的骨灰格中。(《中新网》4月10日
[全文]
2009-06-03 22:41
有多少制度是被“不成文的规矩”破坏掉的
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4月10日,媒体曝出两则相当雷人的新闻:一是“江苏常州一小镇1个月招待用中华烟2789包”;二是“各地驻京办超过1万家,保守估计每年开销上百亿”。如果不是数字这么具体,普通人恐怕万难想像,一个小小的镇政府有着如此豪奢的公务消费,而所谓的“驻京办”竟然
[全文]
2009-06-03 22:42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末页
共82页
信息排行
对刑讯逼供应疑“罪”从有
“小学生卖淫案”能否走向真相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
该密不密该曝不曝是最坏的情形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法律不能忽视街头小贩这个群体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建站须知
|
严正声明
|
重要启事
|
诚聘特约记者
|
人才库
|
记者投稿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
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
友情连接:
维权365
|
中国315维权网
|
中国维权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青少年维权网
|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
燕赵法制网
|
法制网
|
正义网
|
河北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