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手机版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页
最新消息
就案说法
热点聚焦
曝光台
学术园地
社会广角
民意调查
法制时空
每期评论
环球扫描
视点关注
特别报道
维权之声
民生关注
本刊特稿
记者专访
综合新闻
每期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农民工城市化才能破解“用工荒”
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农民工不愿意再外出的主要原因。有农民工表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不能让孩子再跟他一样,宁愿少挣点也要培养好孩子。(16日《广州日报》) 春节刚过,从东南沿海向中西内陆,一场全国范围的
[全文]
2011-03-24 12:59
“24岁副院长”受质疑缘于公平焦虑
1986年出生的女孩王圣淇,2008年开始工作,2010年7月便被提拔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圣淇的升迁路引发了网友的种种猜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有关方面回应称,任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是校方有意识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并否认了王圣淇为官二代说法。 王圣淇
[全文]
2011-03-24 12:59
旅游维权不能变成“旅游唯拳”
进入2月以来,香港、台湾、澳门相继发生大陆游客与当地导游纠纷事件,且三起事件中均有殴斗行为,惊动当地警法机关。这些纠纷的来龙去脉,当地警方、法院及检方已经或将会给出公断,但接二连三发生的事例影响恶劣,不能以“一个巴掌拍不响”一笔带过。 居民在旅游过程中的言谈举止应当体现
[全文]
2011-03-24 12:59
重塑中东,中国难成旁观者
革命在重塑中东社会,中国总体上是这场革命的旁观者,这减少了我们的外交风险,但对于塑造未来的中东,我们也基本插不上手。然而中东的变化在触动世界的大格局,哪些政权倒台,哪些政权撑过去,很难与中国的利益毫不相干。 美国表面上支持中东各国的所有街头革命,其实它具体支持哪个首都广场上的示威,
[全文]
2011-03-24 13:00
不妨让中日关系再冷一冷
中日两国作为近邻,如果能成为永久性的经济伙伴,政治和安全上的协作者,携手弘扬东方文明,对全球未来都是好事。所以,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先生说,他希望“日本人亲华,中国人亲日”。邦交近40年,为建立友好的双边关系,许多人一直持续努力着。但中日间向心的建设性力量,不时被离心的破坏性力量取
[全文]
2011-03-24 13:00
中美两军:窗户纸捅破,就不会乱猜
美军最新发布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涉及亚太地区的内容占了更多篇幅。一些舆论认为,美军这一重心的转移更多地意味着将目标指向中国,甚至会引发中美两军的对抗和冲突。笔者认为不能做出如此简单的判断。 应该看到美国新《国家军事战略报告》除了体现对华军事战略警觉外,关于两军关系的表述有不少积极的方面,比如,要
[全文]
2011-03-24 13:00
民主化不会导致世界“西方化”
世界通过各种形式逐渐走向民主的趋势不可阻挡,但民主的结果随着它的世界化,变得更像俄罗斯的套娃:你看到的永远是最外面的一个,里面还藏着另一个,甚至几个。 民主化直接面对了各国的问题,但连成一片时,它必然产生重构世界秩序的企图。西方主导世界已经持续几百年,这期间西方对地球的福利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控
[全文]
2011-03-24 13:00
用柔性策略应对更强大的美军
近日发表的新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该报告解决了美国进入21世纪后军事上面临的五大难题。 一是明确了美国军事发展的思路。小布什政府在其《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将“反恐”作为主要任务,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恐”形势日益复杂,所谓的“先发制人”也做不到。新版
[全文]
2011-03-24 13:01
美国在埃及的目的不是民主
编者按 2月9日至13日,世界社会论坛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那时正是埃及社会运动最微妙的时期。应《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之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与埃及著名理论家和社会运动组织者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在该论坛上就埃及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对话由香港岭南大学
[全文]
2011-03-24 13:01
中美互联网有可能分道扬镳
美国政府15日再次宣布将加大互联网破网工具的研究,以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专制国家”施压。好端端的互联网,正由美国驱动,出现类似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攻防。 美国似乎是对的,希拉里国务卿15日的讲话慷慨激昂,美国要以此推动互联网信息流动的“绝对自由”,谁阻止它谁就是“反民主”。但美国人大概忘了,1992年
[全文]
2011-03-24 13:01
何为“中国模式”认识仍未深入
哪些因素促使中国永远是中国? 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们对“中国模式”产生了很大兴趣。中国人对“中国模式”的兴趣在于中国较之西方更有效地抵御了金融危机。一些人也由此推论出,中国模式优越于西方模式。西方人对中国模式的兴趣与其说是他们热衷了解中国,倒不如说是对西方模式的失望。毋容置疑,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全文]
2011-03-24 13:02
乱局为何在中东迅速蔓延
政治乱局在中东国家迅速蔓延。笔者看来,其根源既有这些国家政治体制、社会矛盾具有同构性等表层原因,也有受历史文化传统、共有的宗教因素以及外部干预等深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前政治局势较乱的几个中东国家,都有在反殖、反帝的历史中形成的革命传统,民族独立革命后的政治架构和政治
[全文]
2011-03-24 13:02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末页
共82页
信息排行
对刑讯逼供应疑“罪”从有
“小学生卖淫案”能否走向真相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
该密不密该曝不曝是最坏的情形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法律不能忽视街头小贩这个群体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建站须知
|
严正声明
|
重要启事
|
诚聘特约记者
|
人才库
|
记者投稿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
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
友情连接:
维权365
|
中国315维权网
|
中国维权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青少年维权网
|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
燕赵法制网
|
法制网
|
正义网
|
河北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