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手机版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页
最新消息
就案说法
热点聚焦
曝光台
学术园地
社会广角
民意调查
法制时空
每期评论
环球扫描
视点关注
特别报道
维权之声
民生关注
本刊特稿
记者专访
综合新闻
每期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评论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被称为最年轻市长的周森锋,似乎注定将面对无数的质疑和压力。自从21日全票当选湖北省襄樊宜城市市长以来,周森锋的家庭背景、当选程序甚至家人都成为了媒体和网民质疑的对象。”最新的质疑是,网络上有人指控他涉嫌论文抄袭。(《新闻晨报》6月25日) 这种指控,对于一名正在进入
[全文]
2009-07-28 10:53
在逆市飞扬的房价中检视上海房塌事故
6月27日早晨,上海市闵行区一在建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造成一名安徽籍民工死亡。由于此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未酿成居民伤亡事故。目前,有关部门正加强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检测。事故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虽然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我们熟悉的“天灾人祸论”适时跳将出来。北京科
[全文]
2009-07-28 10:54
该怎样公布一份事故调查报告?
有关调查机关不要以自身权力的权威性和不容置疑的口吻,来代替阐释调查报告科学准确的必要性。公布调查报告不仅仅是一个基于程序要求的宣读过程,更应该是一种自我论证和解疑释惑的过程。 7月3日这一天,有两个引人关注的事故调查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一个是6月5日成都公交车大火事
[全文]
2009-07-28 10:55
“楼脆脆”捅破了官商勾结的窗户纸
一幢倒塌的13层在建楼房(被网友戏称为“楼脆脆”),在震起满天尘土的同时,也“震”出了一连串的“疑似政府工作人员”——— 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塌,相关9名主要负责人已被控制;而在网络上,一项针对该楼盘开发商的“人肉搜索”正在进一步升级。一份名为“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
[全文]
2009-07-28 10:56
“改户口不知情”怎么听都是笑话
针对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民族身份造假事件,何川洋的父亲、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27日首次直面媒体,讲述了为儿子修改民族身份的经过。他向社会公众表示歉意,“我愿意接受组织上对我的任何处罚。”但他又表示,“民族(土家族)是我妹妹办理的,当时我还不是招办主任。” 为争得先
[全文]
2009-07-28 10:57
地方油价不涨反跌说明了啥?
面对国家相关部门又一次对于成品油的“涨价令”,一些地方油价竟然不升反降,甚至到了暴跌的地步还能够“有利可图”,不能不说是对“涨价令”的一种无声抵抗,也是对垄断油企“巨额亏损”的一种无情嘲弄。只是不知道,相关部门能否对此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 成品油价格上调仅4天之后,
[全文]
2009-07-28 10:57
金融危机下化解行政纠纷的重点在哪里?
化解行政纠纷的关键点更多在于行政环节。如果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体之间保持良性互动和对话机制,善于倾听、汲取民意,适时纠正政府工作中的不当和偏颇之处,大部分行政纠纷都有可能消弭于无。许多时候,恰恰是行政部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使得行政纠纷走向极端,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 7月
[全文]
2009-07-28 10:57
郴州事故再揭铁路管理乱象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向新华社记者证实,29日2时34分许,在湖南郴州站K9017次(长沙到深圳)客车与刚启动出站的K9063次(铜仁到深圳西)客车机车发生侧面冲突,K9017次机车及机后1~5位车辆、K9063次机车及机后1~2位车辆脱轨。 去年胶济铁路“4·28撞车事
[全文]
2009-07-28 10:58
对批评者动辄刑罚是政府孱弱的体现
灵宝市官方不是通过媒体或者通过新闻发布会、信息公开等方式来澄清所谓的失实批评,而是动辄使用刑事手段来对付批评者,再次折射出某些官员内心的孱弱。 4月10日,灵宝市党政公众网上出现一篇管理员发出的帖子:关于《一篇帖子换来被囚八日》一稿有关情况的回复,落款是“灵宝市信息
[全文]
2009-07-28 10:59
从习水案看嫖宿幼女罪立法缺陷
嫖宿幼女罪的存在,可能成为一些奸淫幼女者逃避罪责减轻处罚的通道,在不问幼女是否真正自愿卖淫的情况下,许多奸淫幼女的犯罪行为被行为人随手甩出的几张钞票所掩盖。从这个角度看,刑法的相关规定是否存在缺陷,嫖宿幼女罪是否应该废除,的确值得深入探讨。 经过10个多小时审理,备
[全文]
2009-07-28 10:59
有分裂的权力观,就有分裂的“替谁说话”
副局长的这句话,笔者宁愿相信这是他情急之下的口不择言。否则,如果官员果真持有这种权力观,则绝非百姓之福,拿着百姓的纳税钱,却拒绝为百姓说话,老百姓养你何用?尤其让人深思的是,此话再度引发了坊间对某些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失望。 河南郑州市须水镇西岗村原本被划拨为建设经济适
[全文]
2009-07-28 10:59
邓玉娇免除刑责体现司法程序正义
6月16日上午11时,备受瞩目的“邓玉娇刺死官员案”在湖北巴东县法院一审结束。合议庭当庭宣判,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且邓玉娇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又有自首情节,所以对其免除处罚。邓玉娇在法律上由此彻底恢复自由身。 经历一波三折,邓案终于有了一审邓玉娇免于刑责的判决结果,对
[全文]
2009-07-28 11:00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末页
共82页
信息排行
对刑讯逼供应疑“罪”从有
“小学生卖淫案”能否走向真相
生命悲剧能否唤醒大学的“德性”
对外形象与对内形象,哪个更重要?
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
该密不密该曝不曝是最坏的情形
水泥路上种菜,权力疯长下的政策撂荒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法律不能忽视街头小贩这个群体
中国官员面临传播环境的历史性变局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建站须知
|
严正声明
|
重要启事
|
诚聘特约记者
|
人才库
|
记者投稿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
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
友情连接:
维权365
|
中国315维权网
|
中国维权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青少年维权网
|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
燕赵法制网
|
法制网
|
正义网
|
河北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