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特稿
  • 6月26日晚,一位网民在天涯论坛发帖称,登录四川省会理县政府网站时,看到一张领导视察的新闻图片,里面的三位当地官员好像是悬浮在一条新修马路的上方。“半升血吐出来了。”网民说,“这样的照片连我这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都知道是PS(图片处理)的。”根据会理县委宣传部事后解释,真相是县领导视察工作后,负责拍[全文]
    2011-08-14 20:22
  • 美国某州的一个法案会造就中国一个话题的轰动?或许近日中国有关同性恋话题的争议最好地诠释了“蝴蝶效应”——中国影星吕丽萍因转发某牧师抨击美国纽约州让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微博,引来大量批评。同性恋不单在中国成为轰动的公共话题,印度卫生部长4日说同性恋是“从西方不幸传入的病”而被要求道歉,巴基斯坦接连几天抗议[全文]
    2011-08-14 20:23
  •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会运动的成员。国际红十字会创办于1863年,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最初使命是为战争和武装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一百多年来,共获得三次诺贝尔和平奖,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中国红十字会在外人眼中颇显神秘,与其独特身份有关。而意外发生的“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全文]
    2011-08-14 20:23
  • 最近,一篇《夏县“憨憨局长”10年还清担保债》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网民关注,山西夏县退休局长胡丙申走进了公众视野。网帖称,胡丙申在担任山西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期间,曾以个人名义先后为19户农民担保借贷69万多元资金,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农民无法还债,胡丙申退休后打工10年替11户农民还清了39万元债务。为了[全文]
    2011-08-14 20:23
  • 刘鸿儒,81岁,退休前曾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此前还担任过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目前他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东英金融投资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最近,他的这个身份遭到了非议。官员退休后能否去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7月6日,人民网《34位退休高官任内地50强公司董事 年薪[全文]
    2011-08-14 20:24
  •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并未像有关媒体之前猜测的那样,在建党90周年当天试水,不过这并未降低外界对其关注度。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日前在其网站上发表了题为 《谁将指挥中国航母》的文章,其中提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柏耀平可能成为中国首位航母舰长。美智库称试水日期推迟至8月美国“詹姆斯敦基金[全文]
    2011-08-14 20:24
  • 外表红彤彤的西红柿,捏起来硬邦邦的,切开后籽是绿的,吃起来像是没长熟;黄瓜通身碧绿带刺,“身板”笔直,顶上还有一朵小黄花……这些外表诱人但似乎有些“异常”的蔬菜,在各地菜场并不少见。记者连日来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调查发现,这些蔬菜不少是在还没有成熟时被抹上“催熟剂”,提前上市,进入百姓餐桌的。令人[全文]
    2011-08-14 20:24
  • ■警方发言人称“我们是专业的”但“我们也是普通人”当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于特岛大肆枪杀无辜民众时,他原以为挪威的特种部队会迅速从天而降,将他制服。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警方在枪击案发生90分钟后才赶到现场。挪威警方的迟钝反应,引发民众的强烈质疑。国际反恐专家也指出,这种迟钝完全无法得到原谅。据美[全文]
    2011-08-14 20:24
  • 中日韩三国有着相似的“官场文化”,特别是近几年频繁出现官员自杀现象,且多为来自基层的中年男性官员。每次听到这样的极端事件,总会有人猜想这些官员犯了什么事,因为在日本和韩国,“体面文化”、“耻感文化”让卷入丑闻的官员轻生不是什么新鲜事,涉嫌腐败的中国官员也被日本媒体议论为“在民众对真相的持续追问下一死[全文]
    2011-08-14 20:25
  • 1825年,英国人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总长不过40公里的铁轨将英格兰两座小镇连接在一起的奇迹,让这个岛国上下无不欢呼雀跃。此后20多年里,蒸气车头将英国人载入了一个被后人称之为“铁路狂热”的年代,直到19世纪50年代,这股风潮才算散去,虽然它为英国留下了现代化铁路的基本轮廓,但也让无数民众倾家荡[全文]
    2011-08-14 20:25
  • 据统计,我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见义勇为的法规在1997年至2004年这8年内颁布。近7年来,见义勇为立法明显迟缓。当下,城市化进程提速、流动人口持续激增,熟人社会正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见义勇为这一最能体现人类互助精神的善举也正在遭遇着愈发尴尬的处境。 1. 呼吁出台全国性[全文]
    2011-08-14 20:25
  • 又逢汛期,又逢暴雨,又逢不少城市先后陷入内涝的尴尬。而此时的青岛被公众冠以“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之名,以样板的姿态为公众津津乐道。青岛究竟怕不怕暴雨?不久前,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充分检验了这座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 根据青岛市水文局的统计,7月2日10时至3日15时,青岛全市平均降水100.5毫米,[全文]
    2011-08-14 20:2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