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辛亥革命开启中国进步的闸门

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犹如江河决堤,咆哮奔腾,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亿万华夏儿女振兴中华的伟业,从此开始,并发展壮大。
作为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东方觉醒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凌晨。武昌城东南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三名立誓要推翻朝廷的革命党人遭处决。
这天傍晚,是革命党人商定“起事”的时间。黄昏时分,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发出的一声枪响,划破历史长空。
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全城。这一后来被称为辛亥首义的武昌起义,吹响了埋葬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号角。
随后一个多月,全国各省纷纷相应。
12月25日,14省军政府代表齐聚南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召开成立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是当时亚洲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辛亥革命给这个古老国度带来的巨变,无远弗届,光照千秋。”近代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海鹏说。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国家衰败和民族危亡,广大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求索抗争。“在求索抗争中,很多人逐渐认识到,要想实现民富国强,只能采取革命手段,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张海鹏说。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第一次把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制作为革命纲领。
1905年8月,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统一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其间,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一刻也没有停止。从1895年到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辈领导的革命组织,先后发动10余次起义,革命党人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天动地、气壮山河。“1911年,革命的干柴早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就。武汉城头的那声枪响,最终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黄小同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张海鹏认为,辛亥革命的准备、发生和后续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道路打开了新视野。尤其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经过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的激烈较量,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正因如此,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终归昙花一现。
辛亥革命后,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始,即发布“剪辫通令”,强行剪去男子头上的辫子。妇女解放运动不但革除了缠足等陋习,也使得广大妇女摆脱封建枷锁,大胆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事务。与此同时,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等思想广泛兴起,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无怪乎,列宁在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曾一言以蔽之:“东方的觉醒”。
薪火相传
江苏常州,瞿秋白故居。
展厅橱窗内,一个已经泛黄的白色灯笼,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上面醒目地写着两个大字———“国丧”。
时针拨回到1911年。当清王朝被推翻的消息传至常州,12岁的瞿秋白剪下自己的辫子,拎着它欢跃地对母亲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如此快乐的心情,并未持续太久。
转瞬之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窃取。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列强掠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残酷的现实破灭了共和梦想。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的努力,次第挫败。
1912年“双十节”这一天,在一片粉饰太平的红灯笼中,瞿秋白在门前挂出了那盏写有“国丧”的白灯笼,以示心中的悲愤。
苦闷与彷徨,折磨着少年时期的瞿秋白,也困扰着苦苦寻求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之路的先进分子。
然而,辛亥革命打开进步的闸门后,历史的洪流已不可阻挡。一场更加巨大的革命风暴,在孕育之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像一声惊雷,震惊了世界,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犹如一道刺破夜空的闪电,照亮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中国,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就是在这一时期,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陈独秀、李大钊、朱德、董必武、吴玉章等,以及受到辛亥革命深刻影响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纷纷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逐步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921年,一个夏天的夜晚。在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会员李书城上海的寓所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悄然召开。那时,全国虽然只有50多名党员,这一火种却燃起燎原烈焰,成为改变中国命运、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中坚。
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看来,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前史。“这场革命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时留下或提出事关中国命运的一系列难题。这些难题交给了中国共产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屡经挫折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于1924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共合作,让人们依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反动派的背弃,使这一希望再次破灭。
就这样,中国共产党人独自肩负起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此为己任,解决了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1911至2011。百年风雨兼程,百年薪火相传。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认为,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由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担当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推动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不仅把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继承了下来,而且加以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扎实地向前推进。
振兴中华
2011年10月1日,正午,北京,天安门广场。
一幅高6.18米、宽5.24米的孙中山先生画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 这个被称为“共和国心脏”的地方。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抚今追昔,人们欣喜地看到:100多年来,众多仁人志士“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努力,最终得到了丰硕回报———
国际地位日渐提高,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贸易总量世界第二;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满怀豪情地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894年,孙中山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年多来,这一宏伟夙愿,始终在一代代中华儿女心中熊熊燃烧。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林家有认为,放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观照,辛亥革命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它开创的开放、民主和富强的发展道路不可逆转。此后,开放包容的中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之中。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展柜里醒目地陈列着孙中山的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百年已杳,先驱者生死以之的爱国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襟仍感动后人,这种精神跨越长空,历久弥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且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不仅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也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经济建设成就的与时俱进。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与辛亥革命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张海鹏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乃有可言。”国家统一、人民富裕,是孙中山毕生的梦想,统一的实践是其革命生涯中亮丽的一章。
孙中山曾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讲解员详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两党学子同窗共读;中山陵陈列室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谒陵的照片挂在墙上。“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激励孙中山一生奋斗不止的警言。100年来,正是这种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精神,成为代代中华儿女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不竭动力。
“首义第一枪”武昌打响
在武昌紫阳湖畔一个洁净、肃穆的小广场上,曲廊弯弯、碑亭伫立。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周围的居民总爱带着孩子们来这里玩耍、散步、聊天……也许,他们并未在意,这里就是辛亥武昌首义第一枪打响的地方,中国2000多年专制帝制的丧钟就在这里敲响。
据史料记载,武昌起义爆发前夕,汉口宝善里革命机关失事,起义计划暴露,起义总指挥部机关遭破坏,清军警满城搜捕革命党人,1911年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在武昌慷慨就义,但军中革命党人的起义准备并未中断,在悲愤之余,大家更是勇气倍增,终于“一声枪响,诸营响应,鸣奏起中国近代史上辉煌、激进的乐章”。
这“一声枪响”就从驻扎紫阳湖(当时名为墩子湖)东侧的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里响起。当日晚枪声响起,工程八营革命党代表熊秉坤率众“呼啸而出,直奔武昌中和门(起义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库”。各路起义军集结楚望台,推举吴兆麟任临时总指挥,经过一夜激战,“克复武昌全城”。
武昌首义枪响后的一个月,全国各地迅速响应,湖南、陕西、江西、云南、上海等多数省份纷纷宣布“易帜独立”,专制集权的清王朝土崩瓦解。
临时政府定都南京
武昌是辛亥革命在诸次起义中第一个在省会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当时到达武昌商议组建临时政府的10多个已独立省份代表,大多提议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设在武昌。但在作出这一决策之前,清军大举南下,屯兵江北,汉阳失守,武昌危急。就在此时,传来了江浙联军于12月2日攻克东南重镇南京的消息。光复南京,使困守武昌的各省代表为之一振。12月4日,代表议决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也迁至南京召开。12月27日,17省代表会议通过总统制议案,29日,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上接1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胡锦涛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团结奋斗。
胡锦涛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强调,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大陆和台湾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当今时代,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目标。
胡锦涛最后指出,回首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我们无比自豪。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呼吁,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努力作出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贡献,在时代进步洪流中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贾庆林在主持大会时指出,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全面回顾了辛亥革命100年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完全统一的殷切希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进一步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代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代表各人民团体在大会上发言,表示要学习、继承辛亥革命先贤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促进海内外同胞的大团结,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活动安排】 8月29日至9月26日彩排按照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8月29日至9月26日期间,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陆续举办涉及阅兵、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庆祝活动相关内容的演练活动。9月中下旬举办成就展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全文]
    2009-09-15 10:59
  • 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全文]
    2008-06-10 19:49
  • 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曳公布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 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条例》包括6 章38 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全文]
    2008-11-19 17:05
  • 审计署公布2007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他履新以来的第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对今年审计报告的特点,刘家义认为,进一步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了绩效审计力度,注重从体制、[全文]
    2008-11-20 16:1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