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催熟剂大行其道蔬菜难逃“一抹”

外表红彤彤的西红柿,捏起来硬邦邦的,切开后籽是绿的,吃起来像是没长熟;黄瓜通身碧绿带刺,“身板”笔直,顶上还有一朵小黄花……这些外表诱人但似乎有些“异常”的蔬菜,在各地菜场并不少见。记者连日来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调查发现,这些蔬菜不少是在还没有成熟时被抹上“催熟剂”,提前上市,进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担忧的是,催熟剂是否可以随意使用,到底有没有害,有关部门竟给不出明确说法。
催熟剂成法宝 西红柿“一抹”就红
西红柿“一抹”就变红——“现在市场卖的西红柿,别看外皮是红色的,切开后籽却是绿色的,捏起来还硬邦邦的,搞不清是熟的还是生的。”安徽合肥的徐女士说起西红柿时有点纳闷。
近日,记者在合肥市芙蓉路菜市场随机采访了数位消费者,他们均反映,包括西红柿、黄瓜在内的多种蔬菜,虽然看起来成熟了,但吃起来味道却变了,不像是自然熟的。
安徽省最大的“菜篮子”——合肥周谷堆蔬菜批发市场,接受采访的多位菜贩坦承,为提前上市、增加效益,很多菜农在蔬菜未成熟时,使用一种叫“乙烯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加速蔬菜成熟。
山东寿光一林姓菜农表示,“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当地使用比较普遍,在黄瓜等开花之前涂抹到花茎处,或是在形成果实之初涂抹到果实上。
安徽菜农马大爷说,使用了植物“激素”,一般瓜身会变直变粗,顶花色泽鲜艳不易脱落,刺细长扎手。而正常成熟的黄瓜,顶花会枯萎、自然脱落,外形比较弯、个头也不大。
长期贩运蔬菜的曹老板告诉记者,现在菜农用“催熟剂”很普遍,很少人能等到九成熟再摘下来销售。“批发市场里外地来的很多经过催熟的西红柿,比我们本地正常长的卖相好看、更受欢迎,且价格卖得也要高一些。”
记者在山东、安徽等地一些农资市场了解到,几乎每家门店都出售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店主们普遍反映销路很好。一位店主说:“谁家大棚不用这个?几乎是100%用!”
药剂成本低廉 一亩5块钱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使用催熟技术是蔬菜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客观需要,但不规范使用则是许多利益的驱动。
一些菜农说,“催熟蔬菜”可以早上市,多赚钱。今年的市场行情比较好,西红柿的批发价卖到了1.8-2元/斤,相对于自然成熟的来说,催熟西红柿价格平均要高约0.8-1元/斤,按亩产3000斤西红柿计算,1亩地催熟西红柿能多赚3000元左右。
用了“催熟剂”后可以增加产量。江苏一位黄姓菜农对记者说,用不用“催熟剂”差别很大,正常长的黄瓜亩产5000斤左右,用了可以到8000斤,人家技术好的,亩产更高。
外观好看,卖得快也是原因之一。这位菜农说,用了“催熟剂”的黄瓜瓜色鲜嫩,比较好卖,大家都喜欢买。“另外,保存期长,瓜贩和超市都比较欢迎。”
安徽一姚姓菜农说:“大家都用这个,你如果不用,价格没有竞争力,消费者不认可,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这个药剂很便宜,今年1亩地西红柿产量约3000斤,能卖5000多元钱,而药剂的成本也就在5块钱左右。”一位菜农说。
啥时成熟自己定 有关部门无检测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朱世东说,催熟是我国果蔬生产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它可以起到保障产品供应、抵御低温冻害等作用,应用范围比较广,在多种蔬果中使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授蔡建伟认为,在国家标准内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标使用,导致蔬菜“催熟剂”含量超标,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专家也表示,由于“催熟剂”的使用标准不健全,相关监管部门很难也很少去监控菜农是否规范使用“催熟剂”,因此,“催熟蔬菜”是否安全仍是一个“谜团”。
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现,菜农使用“催熟剂”用法用量难以监控。“这种‘催熟剂’用多少都是根据经验。到底有没有毒害,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具体也没人来管。”一些地方的菜农说,有了“催熟剂”,想让它什么时候红,它就什么时候红。如果想成熟快一点就把浓度配大一点,想迟成熟几天,就把浓度配低一点。
一些基层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无公害蔬菜”的检测体系当中,主要查的是农药残留量,没有“催熟剂”的相关检测指标。尚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因此无法判断植物激素的使用是否过量,这方面确实是盲点。
催熟剂的使用亟须规范化
食品添加剂余波未息,催熟剂又风起云涌,食品安全仿佛一个无解的方程式,让每一个关注自身健康的公民困惑不已。对于添加剂的使用,新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严格对其进行检测。而关于催熟剂,根据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乙烯利在番茄(西红柿)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不能超过2mg/kg,该国标对于乙烯利的适用范围仅为番茄、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棉籽三类食物。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缺乏规定,而是缺乏对规定的执行。正如上文所言,并不缺乏有关催熟剂的规定,但却缺乏具体的检测措施。当前对蔬菜的检测,仅仅是停留在残留农药的检测。这叫消费者如何放心?
另外,关于催熟剂到底有没有害,有关部门不能拖着捂着,要正视问题。
针对食品安全,政府必须未雨绸缪,不能老等出了事以后,才亡羊补牢。政府应该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出台新的规定,对催熟剂的使用进行规范化,并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对蔬菜催熟剂的含量进行检测,对非法使用催熟剂的行为进行惩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活动安排】 8月29日至9月26日彩排按照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8月29日至9月26日期间,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陆续举办涉及阅兵、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庆祝活动相关内容的演练活动。9月中下旬举办成就展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全文]
    2009-09-15 10:59
  • 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全文]
    2008-06-10 19:49
  • 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曳公布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 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条例》包括6 章38 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全文]
    2008-11-19 17:05
  • 审计署公布2007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他履新以来的第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对今年审计报告的特点,刘家义认为,进一步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了绩效审计力度,注重从体制、[全文]
    2008-11-20 16:1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