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
■三年内全国将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昨日发布。该《实施方案》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出具体要求。
按要求,三年内我国将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将与事业单位挂钩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
《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同时还要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此举对稳定基层医疗队伍大有益处。
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政府出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导致我国基层医疗人才流失,影响了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
《实施方案》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方式。
3年培训上百万医务人员
《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大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近190万人次。
按照上述方案,我国将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
方案提出,要继续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每所城市三级医院要与3所左右县级医院(包括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65岁以上老人定期享受健康检查
从今年起,贫困白内障患者治疗将列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患者将免费接受治疗。
《实施方案》还对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做出明确规定,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此外,从今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表示,基层医疗机构多了,看病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就会少受“东奔西跑”之苦,城市大医院也不会人满为患。
三年内每个村都建有卫生室
三年内,我国将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实施方案》同时提出,要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
此外,根据这一《实施方案》,我国还将在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国家统一建居民健康档案
《实施方案》提出,从今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有利于协助医生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有利于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对其进行系统管理。
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方案还提出: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
按要求,从今年起,贫困白内障患者治疗将列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患者将免费接受治疗。
根据《实施方案》,我国将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除此之外,从今年开始,我国将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
权威解读
今后健康体检将覆盖重点人群
关于健康体检的问题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今后主要是突出一些重点人群,比如对65岁以上的老人要进行体检,因为老人的疾病更多,比如3岁以下的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体检,孕产妇都有定期的体检。
“我们要把乳腺癌和宫颈癌这两癌的筛查作为35岁至65岁妇女的基本体检内容。三年内,我们希望给全中国80%的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实行这两种肿瘤的筛查体检。”陈竺说,今明两年明面人均投入不低于15元,到了2011年,人均投入不低于20元。
住院医师“提干”要有基层经验
新医改方案提出让大医院的医生必须到基层进行实践。
“我们住院医师竞争主治医师,主治医师竞争副主任医师这个过程都要求要下到基层去工作1年。”陈竺说,目前还有一个万名医师支援农村任务,组织医师去农村开展服务。“大医院的医生到农村去工作,绝对不是时间上的浪费,不是一个单项的支持,实际上医生本人也能得到很多,而且特别能够增强公共卫生的意识。”
大学生基层服务可获学费补偿
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有什么优惠措施,陈竺表示,已经有这样的优惠措施了,如果大学生到基层卫生机构服务的话,就可以得到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而且能够享受其它到基层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
“在基层,既能够学到很多常见病的治疗知识,而且在基层、在县乡医院、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自己动手的机会还会更多一点。”陈竺说,为使大学生毕业后业务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能不间断地继续接受专业教育,国家正在制定向大医院支援县医院、县医院支援乡镇医院这样成套的措施。
难点透视
基层医疗机构如何破解人才困境
大医院里常常人满为患,挂号犹如春运期间买车票,“一号难求”;而在基层社区、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医疗机构则冷冷清清,有近一半的医疗设施几近闲置。
根据新医改方案,我国将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说,建立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解决“看病难”的重要措施。但是如何让老百姓改变就诊习惯、接受并认可基层的医疗服务是目前的难题。这不仅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基层人才建设更为任重道远。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坦承:“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才是最伤脑筋的事。”
辽宁省锦州市卫生局局长刘华指出,解决基层卫生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一方面应实施全卫生行业统一的人事、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性手段,实行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制度。
新医改方案提出,将在大医院建立大规模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卫生部部长陈竺说,这将是一个走出人才困境的“牵牛鼻”之举。更多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大医院经过正规培训后,可以下到基层工作。
公共卫生服务如何避免“走过场”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我国还将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公共卫生服务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说,公共卫生服务要发挥作用,首先需要有机制让“预防”做起来。因为公共卫生服务不像治疗那样在短时间内见效,所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确保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并起到实效,而不是“轰轰烈烈一阵子,热热闹闹一会子,过后又恢复老样子”的“走过场”。
刘新明指出,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不仅重视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还要重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如疾病控制率、疫苗接种率、群众满意率等。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则指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应转变“观念”,不仅是医务人员要认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老百姓也要转变健康观念、转变生活方式。国家应通过健康教育引导和制度保障,提高全民疾病预防为主的意识;医务人员要担负健康宣传和教育的职责,而不是去说服病人接受某种疗法。
上一篇 部分公立医院将转制为民营
下一篇 我国今后三年推行医保异地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