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8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3次会晤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方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进行会晤。这轮谈判能否取得实质进展呢?
这次背景有点儿不同
从2003年中印两国决定设立“中印谈判机制”开始,中印边界问题谈判级别得到了提高,至今,在6年中已经进行了12次。每一次都备受关注,这一次也不例外。
其实,此轮谈判还没开始就早已吸引各方目光,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背景因素可能在于,今年6月,印度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向印度的国防部移交了8处前方机场的控制权,印军还同时增派两个师约6万人驻防。据悉,在印度宣布向中印争议地区附近增兵之后,目前已有10万印军驻扎在争议地区。有观点认为这是在向即将举行的中印边界谈判施压。
“第13轮谈判还未展开,气氛就有些紧张,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屯集重兵,这也可能是想为自己增加谈判筹码。”上海南亚问题专家吴永年说。
不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郑瑞祥认为,印度近期增兵的举动并不完全与这轮谈判有关,其中还包含一个更深远的意图,即通过增兵和宣传“中国威胁论”来为增加军费寻找借口,为推动军事现代化进程找说辞。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干城则提到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背景,“最近一两年中印关系有所滑坡,特别是印度军方重要人士再三妄评中印边界问题,这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为何总谈不出结果
中印边界问题谈判可谓旷日持久,却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在与中国接壤的南亚、中亚诸国中,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早已和中国解决了边界问题,唯独中印边界成了一块最难啃的“骨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僵局?
“目前双方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东部有争议的领土上。”吴永年指出,该领土位于藏南,是我西藏自治区政府一直管辖的地方。该地物产丰富,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也是印度水资源的发源地,对印度而言也至关重要,是其争夺之地。
中印边界谈判之所以成“老大难”,郑瑞祥认为,一是中印有争议地区所涉范围很大,达12.5万平方公里,并非一地一岛之争那么相对容易解决。二是边界争议牵涉历史遗留问题,印度始终咬住“麦克马洪线”不放,丝毫不肯让步。“中印边界问题的僵持,问题在印度,它不肯接受中国提出的‘互谅互让’原则,作实质调整。”
对于这轮谈判的前景,专家并不抱很大的希望。吴永年预计,这次双方虽然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可能加强共识,但要取得突破可能有难度。郑瑞祥则指出,谈判取得突破的前提在于,印度方面能否打破对“麦克马洪线”的固守,作出实质的调整。
中印关系前景如何
总体而言,近两年来,中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高层往来频繁,贸易也发展得不错,但遗憾的是,边界谈判却没有大的进展。这是否会给中印关系的未来投下阴影呢?
赵干城认为,中印关系涉及面很广,边界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中印关系存在一定困难,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不久前胡锦涛主席在叶卡捷琳堡会见印度总理辛格时,双方还原则同意建立两国总理热线,提高了政治互信。在经贸往来方面,今年双方贸易额可能达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印度头号贸易伙伴。”据悉,除边界问题外,双方在会晤中还将就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及全球性问题进行讨论。
郑瑞祥说,虽然边界问题迟迟没能解决,但目前中印边界状况还是基本保持稳定的,这得益于两国先后于1993年和1996年签署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这两个协定能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为边界的和平稳定提供保障”。
在与辛格会晤时,胡锦涛主席表示,希望中印双方着眼大局、相向而行,继续推动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妥善解决边界问题。“明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来推动边界问题得到解决。”吴永年说。
相关链接
中印边界争了逾60年
中印边界争端由来已久,中印边界全长大约20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目前,双方有争议的地区大约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争议地区主要位于东段藏南地区的“麦克马洪线”附近:
在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以这条线作为边界,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属于中国;191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印度1947年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于1954年,单方面在地图上将中印“未定界”改画为“已定界”。1959年,印度还根据它改画过的地图线正式在中印边界西段上对中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提出领土要求。1962年10月,印度在边境向中国发动全面武装进攻,企图用武力攫取领土,中国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2003年,中印两国同意设立特别代表会晤机制,确立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步走战略,也就是先确立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然后确立落实指导原则的框架协定,最后在地面上划界立桩。双方经过多轮艰难会谈,于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达成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印特别代表会晤机制在边界问题上取得的最大进展,但是中印双方在一些大的指导原则的具体内涵上分歧仍然严重。
在过去的60多年中,中印双方围绕边界问题展开了数十轮多机制、多级别的谈判,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综合解放日报、新华网等报道
上一篇 容城警方就闫德利事件立案侦查
下一篇 8500亿医改投资2/3给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