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因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被占而导致患者贻误治疗的新闻持续发酵。
在伦敦,挤占“生命通道”的现象非常少,高速公路上的死亡率也只有0.1%。“生命通道”能够保持畅通无阻,不能简单归因于司机的素质高,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像织锦绣花一样对待每一条公路
开着车子在英伦三岛上跑,是一种享受。如果说,在伦敦市区开车,好像是在迷宫里摸索,寻寻觅觅,使你经历紧张和刺激,那么,飞驰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就如同展翅蓝天,像是有种搏击的劲头。而当你来到茂林深处或田野草坪之间,驱车行驶在低矮树墙环护着的高速公路上时,曲径通幽,又好像游弋在涓涓溪流之中,感到欢快和惬意。
英国的公路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能够追溯到罗马人占领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筑路工艺得到改良。18世纪末,苏格兰盲人工程师约翰·麦卡登发明了用柏油碎石筑路的技术,提高了公路的质量,使得公路可以全天候通行,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接着,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逐步建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现代公路网。
在伦敦的公路上驾驶,你会感到,英国人真是像织锦绣花一样来对待每一条公路。每一个转弯、每一个出入口,甚至每一个路标、每一个指示灯都经过精心设计,而且还在不断地改进。公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清晰明确,一目了然。只要有路,哪怕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交通标志都与城市里一般无二,绝不因人迹罕至,而有些许的马虎。
在高速公路上,平直路段比较少,弯路比较多,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直行时间过长,造成司机视觉疲劳。我第一次开车去剑桥大学,开着开着,突然感觉车胎与路面摩擦,发出异样的声响。停下车来一看,原来是由于路面明显粗糙造成的,而且路面的颜色也被涂成了浅绿色,与一般路段不同。回来一问,大家告诉我,这是常有的事,路一平直,就会在路面上做一些文章,提醒司机注意。另外,路面还有很多其他讲究,比如,在弯路上,会根据弯度大小和行驶方向让路面稍有倾斜。英国雨多,道路有很好的排水功能,经常是暴雨刚过,彩虹在天,而路面已经干了。
说了这么多优点,但如果说在伦敦开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就不得不提伦敦对应急车道的管理。
应急车道不仅应急
还能缓解交通堵塞
伦敦最左侧的车道被称作“硬路肩”,作用相当于我们的应急车道。在伦敦,应急车道并不是完全不能通行或停靠的,而是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有不同的规定,这就是伦敦的“路肩计划”。英国货物运输署发言人说:“我们需要采取措施缓解公路拥堵状况,而启用应急车道是一个相对低廉和有效的办法。”
路肩计划的启动源于高速增长的车流量。过去10年,英国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增加了37%,但道路仅增加了0.5%,大约为175英里。高速公路承担了全英国1/5的运输量,但其总长度仅有全部公路长度的1%。于是,在交通拥堵路段将硬路肩作为额外的车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
英国公路管理局两年前在伦敦高速公路上进行了一项行车测试。工作人员把传感器安装在路面下,同时在应急车道上设置信号灯。当安装在路面下的传感器探测到车辆增多时,就会给交通控制中心发送信息,交通控制中心便使用网络摄像设备监控这段高速公路。这时,应急车道上的通行灯亮起,车辆就可以从应急车道上通行,缓解交通压力。
但一旦发现应急车道上有故障车,或者路面有紧急情况需要让警车或救护车快速通行,应急车道上的通行灯会马上关闭,这时所有其他车辆都不能在应急车道上行驶。英国公路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如果车辆发生故障被堵在硬路肩区域,信号机的信号几秒钟后就会改变。”
这项测试很受欢迎,近两年在伦敦逐步实施。这么一来,应急车道不仅能在关键时刻保障紧急情况的及时应对,同时也能够在平时缓解交通压力。此外,路肩作为行车道使用,比建造额外的行车道所需的时间短很多,而且建设成本也只是建造公路所需成本的五分之一。
监管的“眼睛”无时无处不在
在伦敦,对路肩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除了信号灯亮起外,只有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才能使用紧急车道。
首先,和我国一样,硬路肩允许车辆在紧急情况下停车,以及用于警车执法或者供特种车辆应急救援时使用。警方还可以随时命令车辆在硬路肩停车。这里提到的紧急情况是指,车辆发生故障或者事故,除了在路肩停车外没有其他选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紧急情况不包括上厕所、使用移动电话、查看路线、进食等。其次,停车后,车上所有人员和动物都应从左侧门离开车辆,并尽量远离车道和硬路肩。此外,硬路肩禁止自行维修车辆。
如果在应急车道通行指示灯关闭时,你并没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但还是把车开上了路肩,那可就摊上大事了。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学会开车的她,有一天,准备去伦敦希思罗机场接朋友。因为到得比预想的时间提早了很多,她便把车停在了机场高速路附近的应急车道上,想等飞机抵达后再开入机场区域。可车子刚刚停稳,便马上有警车开了过来。她向警察解释自己并不是故意的,而是确实不熟悉当地的交规。警察念其是初犯,便口头警告了一下。但是警察说,在英国挤占应急通道要扣6分,累计扣满12分就要被吊销驾照。此外,还要上法庭,至于罚多少钱,由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裁定。
另外,当警车、救援车辆、救护车使用应急车道时,其他车辆如果借机尾随,超过其他被堵车辆,也会被罚。最低罚款额是100英镑(约合人民币980元)。情节严重的也会被告上法庭。
有时,挤占应急通道就算没有被警察当场抓到,之后也会收到罚单。因为为了监控紧急停车带的违规停车,伦敦交管部门设置了连续视频检测设备,包括视频监控、违章抓拍以及紧急停车带占用检测报告装备等,监管的“眼睛”,可谓无时无处不在。
除了视频监控,在高峰期,很多交通要道的上空都有警察的直升机巡逻,高速公路也安排路面巡逻,还有很多便衣警车“潜伏”,一旦发现违规很快就会出动。所以,不能报任何侥幸心理,一旦挤占应急车道,必定会面临扣分和罚款的处罚。如果违规的次数多了,汽车来年的保费也会上涨,甚至会涨到当事人难以承担的程度。
当然,伦敦驾驶员对于应急车道与急救车的敬畏感,也并非天然形成。正是因为有着那一条条不能逾越的严苛法规,才让驾驶者养成了自觉的习惯。
习惯,从考驾照时便开始培养。在伦敦通过驾照考试非常困难,而其中不管是笔试还是路考都会反复强调占用应急车道的严重后果。就这样,从坐上驾驶座的第一天起,人们便有了这样的意识。
也是在这样的意识下,在伦敦开车时还经常会感受到善意。记得一个圣诞节的清晨,我在一位同事的陪伴下,在大雨滂沱之中练车。路上车很少,而奇怪的是,迎面过来的车都向我们闪灯。一检查发现,原来我们的车灯没有打开,虽然天色并不是很暗,但雨大,能见度低,不开车灯很危险。他们是在用闪灯的方式,提醒我们注意。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透过厚厚的雨幕,路上车灯一闪一闪的情景。
观点
严格高效执法
确保“生命通道”通畅
近期,深圳“天价罚单”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因违法占用应急车道23次,被开出6.9万元罚款、记138分罚单的深圳女司机表示认罚,准备接受相关处罚。
应急车道本为生命通道,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早已明确禁止非紧急情况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公安部123号令也写明,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行为记6分罚200元。但尽管如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应急车道仍屡遭违法占用。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共查处的高速公路占用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就高达6万余起。
一些司机明知相关禁止性规定,但仍心存侥幸,在应急车道上执意而行。他们只图自己一时之便,而罔顾他人安危,缺乏对他人生命起码的尊重。为增强公民安全与守法意识,交管部门应通过应急车道旁标警示牌、考试培训、舆论引导等多种方式宣传违法占用紧急车道的危害性,呼吁敬畏生命、守护生命通道。
也有网友认为,占用应急车道的现有规定处罚太轻,缺乏威慑性,建议借鉴酒驾的治理办法,对占用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入刑。网友提出提高违法成本的逻辑是对的,但要看到,占用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性质并不同于酒驾。一来违法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缺乏明确认识,二来现行刑法上也缺乏适当的归罪罪名,最重要的是,对众多的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司机追究刑事责任,缺乏可行性和刑事政策的适当性。因此说,应急车道占用违法行为不适于入刑,行政执法仍应是目前治理占用应急车道的主要措施。
当前,交警部门应严格高效执法,对所有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车辆拍照取证,支持受害人家属通过民事诉讼来要求所有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司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也应对相关处罚规定进行修订,如对违法行为人一次记12分,并提高罚款数额。交管部门在加强事后违法处罚的同时,还应重视事中执法。即充分利用监控系统24小时抓拍违法行为并及时通知司机,这将有利于违法行为人摒弃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能警示违法司机立即驶出,避免继续占用应急车道。
此外,将占用应急车道的严重违法行为人纳入公民诚信系统,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的权利,“以其人之道还制其身”,令其尝尝不能通畅出行的滋味,也是完善治理占用应急车道一个值得尝试的举措。
据《光明日报》
上一篇 揭开“工运之星”光环背后的真相
下一篇 环保工作怎么样?仔细打分评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