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其实是治疗过程中最不文明最不安全的方式。中国每年约注射50亿次,是全球最多的国家,而这中间非安全注射的行为又非常突出。共用一次性注射器已经造成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在中国的传播。”
A、唾液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乙肝病毒是“见血传播”
在京城某媒体工作的于小姐拿着自己体检报告感到莫名其妙。“乙肝五项全阴性。提示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建议注射乙肝疫苗,特别是中青年以下的人。”在于小姐的体检报告上记者看到医生的建议。
为什么在乙肝五项全阴性的情况下,还建议于小姐接种乙肝疫苗呢?“我国是乙肝大国,任何没有被注射过乙肝疫苗、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抗体的成年人都可能被感染乙肝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告诉记者。
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国人口中,肝病病毒携带者主要集中在西部一些地区,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达到9300万,丙肝接近4000万,甲肝也时有发生。“肝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它不但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梁晓峰指着数据激动地说。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肝脏病变的疾病。“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在同一间宿舍生活甚至共用马桶等卫生设施一般都不会被传染HBV。很多人担心乙肝会通过唾液传播,比如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用餐或者接吻就会传染。
其实,除非乙肝病毒携带者口内出血,而你嘴里也出现了比如溃疡等,这样当你们的唾液接触时才会传染。除此之外仅仅是唾液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可以说乙肝病毒是‘见血传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贾继东教授告诉记者。
如果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仅仅是通过血液传播,那么中国怎么会成为乙肝大国呢?
曾经也有专家从基因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黄种人的基因特性是造成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乙肝患者人数较多的原因。
但是,曾经在美国CDC(疾控中心)工作10年之久,一直在我国推广乙肝疫苗和新生儿接种工作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叶雷博士给出的答案是:现在中国成人中有55%感染过乙肝,在这之中除3%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传染的以外,剩下的52%严格来讲主要是血液传播,而血液传播中有80%是由不安全注射引起的。
B、注射是治疗过程中最不文明最不安全的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一项调查,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中有35%的人在5岁以前就已经被感染了。而5岁以前的儿童有过输血和献血经历的人又非常稀少,因此,他们被感染的主要怀疑对象就是不安全注射。叶雷解释,这里所说的不安全注射指的就是与他人共用针具、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针具、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具为多人注射和注射未遵守消毒操作规程等。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由于受医疗设施条件的限制,在卫生所接种疫苗和各种注射中,依然采用多人共用一个玻璃针管,每人更换针头的注射方式。“注射会导致一定量的回血,如果前一个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下一个人在注射的时候自然就会被传染。”叶雷说。“其实,没有安全注射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出现这么多因为不安全注射而被感染乙肝病毒的人还因为中国的医生太依赖注射治疗了!”“在中国,不管大病小病都忙着去医院输液打针,这好像是中国医院的一种特殊文化。我在美国做了这么多年医生却很少会给病人输液打针。美国医生的原则是,病人嘴巴不能吃东西的时候,也就是病人处于昏迷状态的时候才打针输液。”叶雷说。
注射,其实是治疗过程中最不文明最不安全的方式,叶雷博士说,70%注射用的药物实际上都是可以口服的,效果也一样。尤其像抗生素类的药物,合理的抗生素药物使用应该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不可能每天去输液一两次,两三天就结束。短期的抗生素使用反而增大人体的耐药机会。
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普通社区医院调查发现,注射室的面积占据急诊中心60%以上的面积。注射室里坐满了接受注射治疗的人,他们之中既有几岁的小孩,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中国人把输液的事情看得太轻了,打针、输液应该是很严重的事情。现在很多病人都希望医生给予注射治疗,医生也认为注射治疗会让病人更加满意,此外不少医生也是为了收取更多的服务和器材费用而选择注射治疗。其实,注射、输液会增加不安全的机会。”叶雷严肃地说。
根据国际安全注射联盟2004年的统计,中国每年约注射50亿次,是全球最多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工作人员说,根据调查,在中国的某些省份,不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注射的现象仍然存在。
另外,现在即使在一些正规的口腔医院里,牙科医生给患者看牙也都不换手套,假如前一个病人的血液含有乙肝病毒,后面的一个人就很可能被感染。有关专家指出,在美容、修脚等行业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
C、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成年人进行乙肝疫苗的补种
“在中国推行100%的安全注射是完全可行的。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还可以防止丙肝和艾滋病的传播。”叶雷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法律禁止所有多次性注射器、老式针头针管的使用,把它淘汰掉。
而为了防止一次性针具的重复利用,叶雷建议,可以像很多国外生产的一次性针具一样给针头针管加上一个自毁性的功能,在医生给病人第一次打完之后,如果想再用,针栓会拉不出来,如果强行拉出,针栓就会断裂。而进行这样的改造,几乎不会增加一次性针具的制造成本。
叶雷告诉记者,在中国成年人中55%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中,很多人对自己被感染的情况并不知情。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现在很多成年人几乎不去医院做定期的体检。而就是定期参加体检的人,血清检查的乙肝五项指标也不被列入必须检查的项目。
“很多乙肝患者是在单位入职和参军体检时才被发现。”叶雷说,但是,自由职业者和农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主动到医院去检查乙肝五项指标。大部分感染到乙肝的初期只会感到疲劳、不舒服,根本不会引起注意。只有小部分人已经产生很严重的黄疸、造成小便颜色变了才会到医院检查。“我建议普通人都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如果发现自己的五项结果都呈现阴性不要高兴,因为这不是什么好事情。”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告诉记者。“乙肝五项指标呈现阴性只能说明,你的体内还没有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体内的免疫系统还对乙肝病毒非常陌生。由于中国是乙肝大国,任何不注意的血液接触都会使你有被乙肝病毒侵入的危险。乙肝五项指标呈现阴性的成年人应该马上注射乙肝疫苗,让体内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病毒的抗体,这样,你终生就会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科学研究发现,成年人中70%-80%的人群体内的免疫系统都会对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产生抗体,抗体会杀死乙肝病毒。但是,有20%-30%的人群体内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杀死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就会在患者体内长期存在,这个人就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庄辉院士介绍说。“政府应该纠正滥用注射的状况,宣传教育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改变医生和患者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的乙肝疫苗的接种年龄将有望扩大到15岁。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成年人进行乙肝疫苗的补种。”庄辉院士最后说。
据《北京科技报》
下一篇 民众最关心收入医改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