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有假无闲”的悖谬是“假期贫血”显现

尽管长假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人们的休闲权如何得到保障更值得重视。离开了民众休闲权提升的前提,所谓长假的意义将降低成色。
10月2日,故宫爆棚,当天游客近13万。10月4日,天安门城楼前的游人接踵摩肩。10月2日,上海外滩游客井喷。这个黄金周,所到之处的有限风光总是被掩埋,取而代之的是“风光无限”的滔滔人海。游客的大好心情荡然无存、休闲之旅变得索然无味,休假出行越发成为一种负担。(与“自然给了人类风景,人类给了自己拥挤”相关联的数据是,截至10月5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406.76万人次,同比增长11.76%;门票收入20677.13万元,同比增长12.09%。从中不难发现,在游客诟病休假正在成为一种负担、休闲变得索然无味的同时,有关方面正在为“盆满钵满”的黄金周高呼。这难道不是一种嘲弄吗?
如果说我们继续无视游客休闲权利无法得到保证而坚持用单一的经济账来盘算假期的话,在笔者看来,我们永远无法走出悖谬:“有假无休闲”的恶性循环。早就有人对这种用经济账盘点假期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但是,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社会似乎陷入了“集体无意识”之中,明知问题所在,但不能或者说不愿意去直面。
在笔者看来,“有假无休闲”的症结就在于对公众休闲权的漠视及造就休闲权落空的困境。对于公众来说,休闲权是比其他权利更实际、更有益并能使其身心健康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权利。法国思想家法拉格指出,休闲既是劳动所得,也是一种人生条件或人权。关于休闲的发展理论认为,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看,休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不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休闲是每个人所需要的。按照当下的理念,休闲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元素,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补充、矫正与平衡力量,是现代生活的清毒剂。但是,在公众抱怨声四起的时候,你能说公众享受到了休闲权吗?
之所以说不能用经济账来盘点长假,原因也与假期既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权利有关。并且,就笔者的观点,“有假无休闲”会加重公众的福利欠缺感,而这并不是假期的长短所能决定的。即使假期再延长,如果不重视公众的休闲权落实,在笔者看来,也只能是加重公众的福利欠缺感。
从我国的现实看,无论是从国民福利、社会保障层面,还是从民生基本的生存状态来看,公众休闲的权利还远未落实。尽管长假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人们的休闲质量和公众的休闲权如何得到保障更值得重视。离开了民众休闲权提升的前提,所谓长假的意义将降低成色。笔者以为,应从文化的角度和公民权利的角度来思考,而不能一味地从经济和消费的角度对长假进行“绑架”,更不能把公众休闲权的实现仅仅等同于经济利益的变相谋取,否则,就是对长假内涵和价值的无形消解,更是对民众福利的盘剥和侵蚀。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不能仅仅从放假的狭义角度理解假期,而应从民众休闲权落实和福利提升的角度审视之。当我们的长假从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提升,从蜂拥式的节日休闲向休憩型的休闲度假提升,从假日经济向休闲经济转变时,或许,才能跳出“有假期无休闲”的尴尬。正因为如此,应看到隐藏在人海背后的休闲权利远未落实的困境。“有假无休闲”的悖谬是“假期贫血”显现,也是对休闲权的呼唤和倒逼。在笔者看来,应从公众的休闲权如何得到保障,如何得到带薪休假等制度支撑的立场上进行理性观照,否则,只能在经济账的盘算中愈陷愈深,离民众的期待也越来越远。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