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像两位文化大师一样惶恐待虚名

  7月11日,是中国文化界最哀伤的日子,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山东籍文化大师的同天离去,让整个文化界陷入阴郁。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被誉为“国宝”,而季老多次公开表示拒绝“国学大师”、“国宝”等称号;作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的任继愈,一辈子不做“挂名主编”。(7月12日《重庆晚报》)
  人是精神动物,有各自的精神尊严和精神追求。精神尊严和精神追求,说得通俗点,就是“名誉”二字。在一个浮躁成为社会“最大时尚”的时代里,有的人为出名、保持名气,恨不得把名字刻在媒体这个活石碑上,绞尽脑汁让自己“活”在公众心里,为此不惜糟蹋名誉,甘当名誉的奴隶。而有的人虽享有盛誉却很谨慎,在名誉面前非常谦卑,拒做名誉的奴隶。前者有一大批所谓的走红名流,后者中当以季羡林和任继愈为佼佼者。
  两位德高望重的高龄学者对待虚名的诚惶诚恐态度,令人钦佩。在《病榻杂记》中,季老表示坚辞去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用他的话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任老从做选题、写提纲到审读点校,总是亲力亲为,从不做“挂名主编”。他们的名誉观,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
  时下,一些学者把名誉当作宝贝,一是来者不拒,二是爱不释手。媒体册封的廉价“爵位”,某些人不仅连谦让的勇气也没有,遇到公众的质疑,反而极尽狡辩之能事。缺乏对名誉的诚惶诚恐的态度,人性中贪婪的一面必然被放大,越是有点名气越贪图更多的名气,把名誉当作收藏品,而忘记了自己的实际重量究竟有几斤几两。浮躁的时代风气,首先是从名流中传播的。当然,一流的名流可以达到忘记名誉的境界,倒是二流或三流的名流们,或者是彻头彻尾的伪名流,才像强盗那样去掠夺本来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名誉。看看在这则报道后的网上评论,舆论的矛头指向了当今受质疑最多的两个文化界的所谓“大师”,几乎所有的人对这两位活着的“大师”表示了不满。季羡林坚决拒绝飞来的一堆名誉,人们依然愿意给他戴高帽;而那些坚决顶着“巨大桂冠”的“大师”们,无视公众的怀疑和鄙视,依然不知疲倦地以名流自居。自知之明,是名人的基本素质。缺乏自知之明,再多的名誉也是自欺欺人。
  名誉系身外之物,最容易虚胖。正因为这个缘故,对于本质上虚无的名誉,最好还是学会诚惶诚恐,不要窃喜,更不要贪婪。为了少给后代制造一些笑料,我们学学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先生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