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用工“特区”背后的分配机制失衡

 

用工特区背后的分配机制失衡

112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开考。据了解,本次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4.5万人,与拟招录人数之比平均为131,竞争态势仍然十分激烈。据说,“如果不是限了户口,报考比例起码达301(113《东方早报》)

  读这则消息时,笔者正与同事聊起“阳光工资”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我所在城市至今未实 行“阳光工资”政策。今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暂按人均1万多元发放奖金和物价补贴什么的,各县(市、区)根据情况参照发放。毕竟是从来没有过的连续、大幅涨薪,作为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人员,我们对此抱有很高的期待,所以休息天也绕不开这个话题。

  两件事偶然地凑在一起,笔者有了一个发现:机关事业单位竟然是用工的“特区”!

  略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供求关系决定价位高低,商品是这样,用工也是这样:当供大于求时,物会丰收成灾,薪则酬低伤人;当供小于求时,物以稀为贵,薪因缺而涨。君不见,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形势疲软之时,大学生的工资比农民工高不了多少,有些专科生、职高生甚至以“零工资”曲线就业,至于打工者、农民工很多根本不能算就业,也就是个临时的苦力活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处处挤破门槛,招考比例平均不低于101,少数热门岗位成百上千人争一个岗位,2007年底中央国家公务员录取比例就达48.61。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严重供大于求的领域,按道理,机关事业单位应降薪才对,以此降低公务成本、制衡供求关系。可现实状况与之迥然相逆:丢开各地公务人员历年增资情况不说,只谈去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实施了工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而且确立了每1-2年提一档的新增薪机制;下半年不少地方又推广“阳光工资”政策,公务人员奖金、福利较往年大幅提升———想进“城”的已经很多,“城”内的人待遇迅猛提高,公务员招考能不“爆棚”、公务开支能不刷新纪录吗?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逆市”用人怪状,人事、财政等部门有很多解释:什么用待遇纳贤,什么用高薪养廉,等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构筑“行政高地”么?官员廉洁品性是高薪就能“养”出来的么?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自话自说式的辩白,真正的原因是“官本位”———掌握着社会成果分配制度的权力,当然免不了首先打造自己的“金饭碗”。而在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一个岗位很多人去争抢,雇工者拥有很多选择时,哪怕是再高再精的行政或技术岗位,这个岗位的工资也不一定高到哪儿去。机关事业单位的“逆市”用人,不但违背了供求规律,使得供求关系继续严重失衡,将绝大部分精英人才圈入政界官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生产力;而且违背了价值规律,使得公务人员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相当数量的人在里面养尊处优、尸位素餐,严重影响了行政的创造力。西方有句笑谈叫“狗都能当市长”,说的就是国家机制完善到一定程度,行政管理转型为服务之后,“公务”就是一个低技术含量的活儿———这当然不该享受到高薪,这就是国外有“小公务员”之说的原因所在。

  不必否认,在用工方面,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是事实上的“特区”,“特”就体现在“官本位”的薪酬机制上,体现在经济学让位于“官本学”。就因为这里是“特区”,白领放下高薪来做公务员,富家子弟也热衷于做公务员,普通家庭都把公务员当作孩子的理想……精英人才多集中于政界官场,二流人才成为经济领域的主打,这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如何相符?借公务员报考爆棚这一视角,有关部门该重新思考一下分配机制的导向问题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