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对高管慎用逮捕”引发公众的权利焦虑

去年12月23日,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在全国公安机关经侦系统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级公安经侦部门要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讲究执法方式方法,对负责企业正常经营的高管人员要慎用拘留、逮捕措施。(12月24日《京华时报》)
        此消息非常“扎眼”,广大网民普遍以板砖与口水对其给予了“洗礼”。一个共同的逻辑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什么要对企业高管特别要求“慎用”?难道说法律法规是一条橡皮筋,为了不影响经济发展,对普通老百姓实行的一种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又可实施另一种方式?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怎么解释呢?更有甚者与公安部直接叫板:请找出来我们国家有哪一部法律规定各级公安经侦部门可以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不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
        网民的愤怒一定出乎郑助理的意料。因为在特定的语境下,郑助理的话并非全然没有道理:他是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做上述表态的,想强调的是执法环境的变化已经不允许公安机关过滥使用拘留、逮捕的强制措施,想强调如果对涉嫌犯罪企业的正常经营账户简单、粗暴地使用查封、扣押、冻结,可能会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雪上加霜。
        郑助理的话,是在金融危机影响经济生活这样一个特定的“经济语境”中出现的,但他忽略了一个中国最基本的“社会法治语境”——— 在当下中国,我们的企业高管们非但没有受到法律的“格外约束”,反而给人的感觉是已经受到了格外的照顾。由于各地招商引资等政策的偏差,很多有影响的企业高管从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很多的法律特权,涉及触犯法律时,常常不是公安司法直接按照法律裁决,反倒是要听取地方官员的“批准”。非常直白地讲:当下很多地方对企业高管所谓拘留、逮捕,已经非常“慎用”了,根本不存在“不慎用”的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强调“慎用拘留、逮捕”,未免让舆论感觉有些矫情,有些“保护强者”。
        相反,另一面,是对逮捕普通民众的随意、不慎用。老百姓发个批评领导的帖子、编条调侃领导的短信可能被逮捕;老百姓举报著名企业的质量问题可能被反诉继而拘留数个月;甚至老百姓正常的上访也可能被送到精神病院“监禁”起来……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公安司法对老百姓拘留、逮捕的“不慎用”。
        在这样的语境里,所谓“对高管慎用逮捕”的讲话,很容易就刺破了公众的权利焦虑,被认为这是将长期属于“潜规则”的法律特权搞成了“显规则”。公众甚至会跟你“抬杠”——— 如果是草民,就可以不“慎用”了吗?更值得忧虑的是,一旦“慎用逮捕”之类的言论给地方公安部门发出了错误信号,让他们以为给企业高管们以“超国民”的特权获得了公安部的“尚方宝剑”,就会让他们真的在基层搞出“特权”来。
        所以,面对讲话遭遇如此“误读”,公安部的领导不必恼怒,或是置之不理任其蔓延,而应该仔细反省形成这种解读的根源,尽最大可能让民众感受到:慎用拘留、慎用逮捕,适合于每一个公民,是大家共同不可侵犯的权利,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企业权贵们的“法律小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