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城管秘笈”和“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

         “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布局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阻止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使用上。”上述文字摘自三年前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一书,上述内容在一些论坛被网友曝光后引发强烈关注。
         人们的观念就是人们的眼镜,戴什么眼镜就看到什么世界。正因为如此,“城管秘笈”暴露了不同人士立场的分野,也说明了不同身份人员看待社会的迥异。面对“城管秘笈”,我却看到了一种敌视的态度,看到了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分裂。同是社会的一分子,同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何以异化为如此状态?城市管理者和公众本不是一种敌对关系,但是,通过“城管秘笈”和无情的事实,我们分明仅仅看到了“敌人”而没有看到“朋友”。
         据媒体报道,网上曾流传一则帖子《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PS的片断中,北宋画家张择端描绘的繁忙景象不见了,在“城管来了”后,街上只留下满地凌乱。你不能不认同《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在讽刺背后所表达的真实残酷程度,当你知道了“城管来,小贩躲;城管追,小贩跑;城管走,小贩回”成为“新版猫捉老鼠”时,当你了解到在网友共同撰写的百度百科上,城管被等同于打、砸、抢时,就能体会到《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表达的社会现实。
         无论是“城管秘笈”,还是“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在笔者看来,都是对一些弱势群体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拷问。这是一种无奈,却也是现实的写照。城管制度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不能达到社会需要的程度,反而对社会的公共需求产生了叛离的力量,引发了社会某些群体的对立。“城管秘笈”和“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矛盾冲突的产物,更多的还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模式和政策的失当。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看,这反映了在社会变革中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冲突。“城管秘笈”和“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被关注再次启示我们,应该到了放弃单方面强制管理的时候了。城管和摊贩之间的普遍冲突、尖锐对立,早已背离了和谐社会建设之道。在笔者看来,注重行政谦抑,落实柔性管理已经是当务之急。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并非所有的管理行为都要采取强制的方式。一段时间以来,行政机关奉行强权行政,面对网友的反讽和社会的关注,理应从执法理念上进行反省,进行自我约束。“城管秘笈”和“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说到底是嘲弄,但更是期待。只有行政管理由管制型、命令型、一味控权型转化为服务型、权力与权利兼顾型,政府角色由单纯的发号施令者转化为服务者时,才能满足公众的期待。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行政谦抑度,改变行政管理制度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消除公众反讽的内在要求。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