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7月1日以后在我国境内销售的计算机须预装“绿坝-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该软件可以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等。
对于工信部的这一通知,笔者有五个疑问盘桓在脑际。
第一,预装“绿坝-花季护航”,是否涉嫌软件捆绑,对其他同类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同时也闪烁着行政垄断的影子?工信部有必要向全社会说明,预装政令是否经得起《反垄断法》的审视。
第二,为什么是“绿坝-花季护航”而不是其他软件?政府花了纳税人4170万元购买这款软件,纳税人有权知道,政府采购是否履行了有关招投标程序?价格是否合理?工信部须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角度,向民众详细解释。
第三,从软件介绍来看,该软件功能非常强大,比如“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但也正因为其强大,又令人担忧。虽然,通知的主旨是保护“青少年”,但预装的对象却是所有品牌电脑,也就是说,其“保护”的对象实则是所有潜在的电脑购买者。装了这款软件,你就得接受“控制”和“查看”,从而意味着用户对电脑的产权是残缺的,这是否构成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侵犯?
第四,被预装的“绿坝-花季护航”,在完成销售过程之后,电脑购买者是否可以卸载?目前来看,通知语焉不详,似乎是可卸载的。如果这样,必定造成绿色过滤软件的有名无实,那么政府花那么多钱去购买和推广,意义是否打了折扣?
第五,政府买断“绿坝-花季护航”的有效期为一年,在一年之后,这款软件是继续免费还是会让用户付费?如果是前者,等于是政府再花无谓的钱去制造一个预期的“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如果是后者,相信这款软件的普及率会迅速降低。
坦率地说,网络环境是个复杂的空间,依靠技术思路去规制,略显一厢情愿。可以想像的结果是,“绿坝-花季护航”绿遍互联网之日,或许也是抵制“绿坝-花季护航”的软件登场之时。说不定,工信部的这个通知已经让网上的软件达人们以及地下软件商们悄悄行动了。战斗已打响,“绿坝-花季护航”胜算几何?
七嘴八舌
体现政府的责任
面对网络“污染”,政府不惜重金给电脑购买者购置和强制安装过滤软件,体现的是政府的责任意识,尽管有种种关于费用的质疑,但是在公益化的方向上应坚持走下去。毕竟靠大众的自主力量尚难以最大程度上优化网络环境。
要注意程序正义
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但也要讲究程序正义。工信部没必要采取这种极端方式推行过滤软件,完全可以通过自由下载的方式,让公民自己选择是否使用。政府部门的善意不能伤害民众选择的自由。
请先从网吧开始
从当前的未成年人上网的特点看,给网吧电脑装上这款软件,非常必要。而且出台一个硬性规定,先给网吧电脑装上过滤软件,具有可操作性,不会因侵犯个人某些权利等原因而遭反对。如果想让这款绿色过滤软件有效保护未成年人,请先从网吧开始吧。
上一篇 最讨厌听贪官悔恨“不懂法”
下一篇 试点取消公费医疗须完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