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一名孤儿一生的追求

        本刊讯(本刊记者  卢艺化   通讯员  韦炳旺 周为民)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身……”不久前,经历千辛万苦的农民工蓝荣立,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宣誓完毕,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人们在为他祝贺为他高兴。一位孤儿的追求,终于在即将“退休”之时出现他一生的夙愿。
  蓝荣立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东庙村下权屯农民,祖祖辈辈都与土地打交道。他出生后一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五岁时父亲又撤手归西,他失去双亲后过早地成了孤儿,只能由邻居抚养长大成人。从小就身处苦难困境中的他,对人特别富有同情心。
  1983年一个美丽的夏天,蓝荣立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在劳作之余,他经常到离家3公里的乡中心小学去走走,每次他都眼巴巴地看着放学后自己煮饭菜填肚的艰难“小当家人”。一顿饭下来,小学生们个个都成了大花脸,一双小手和可爱的小脸蛋都被锅灰沾得黑乎乎的了,既不卫生又浪费休息时间。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壮胆找到校长韦永春,毛遂自荐要当这些未成年人的“父亲”——他愿意当东庙乡中心小学的编外“工友”。校长被他诚恳的态度和言行所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蓝荣立成为该校150多个学生的“粮草官”。
  他起早摸黑默默地给全校学生煮饭炒菜。开始的时候,他没什么经验,遇到什么事就一个字“急”,但就是急得团团转也于事无补。但那时候他年轻气盛,顾不了那么多。学生一放学吃不上饭他着急;学生不吃饭他也着急;学生吃不饱饭他更着急;学生闹饿肚子他还要着急。好在那时农村的学生家长没那么多事,只要对工作认真、踏实,他们就不会说什么。校长韦永春也安慰他说,年轻人嘛,别着急慢慢来。于是,在自己的努力和同事的帮助下,遇事都得到顺利解决了。
曾有一位高位截瘫的根雕艺术家,在他成名后,有人问他:“你的艺术之路可谓艰辛无比,开始的时候可能不为人所理解,而对那样的困难,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他笑了笑,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指了指双脚,说:“很简单,所有的困难我都放在心里面和脚上面。因为,只有放在那里,我才觉得,再大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的。”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谁能一帆风顺,没有个沟沟坎坎呢?
  蓝荣立回忆往事说:“1984年4月,妻子韦小英看到我太艰辛了,就劝说我辞去这份工作;然而,这份工作在当时待遇也不是很好,每月才30元的工资。可是我开导妻子说,人们常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嘛,我们做人做事总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更不能碰到困难就动摇呀!”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妻子听了他的话后,沉默不语。
  蓝荣立又继续说:“学校老师只能教书,没时间为学生做饭菜的,我就帮帮老师的忙吧,为学生做点好事也是应该的,将来他们走出山旮旯,他们也不会忘记我的。加上我们山里贫穷落后,最缺的就是文化知识,如果我不帮他们做点后勤,他们就不会安心读书,以后改变咱们瑶山又要去依靠谁呢?哪还谈得上什么科技进步啰。”
  在学校里为学生煮饭炒菜,工作本来就比较忙,随着他的孩子降生后,他的生活节奏更加快了。一边是孩子,一边是学生,哪一头都成了他的亲骨肉,而他家住在距离学校只有3公里的小山村,由于学校住房紧缺,没有多余的房子安排他住宿,所以每天他就得往家和学校之间来回跑。没有自行车代步,全靠步行,劳累自不必说,他每当回到家时身子在床上还没躺好,人就已经睡着了。孩子虽然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也增添了许多快乐,但也使做“工友”给他带来很多的压力。同时,在他当孩子的父亲后,他更加深深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含辛茹苦培养成人的,尤其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可想而知,他作为工友,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啊!
  1983年11月,正值枯水期,学校附近的河水全部干涸,可谓“山穷水尽”。那时,滴水贵如油时期,学生饮水比吃饭还困难,同宿舍的同学都把平时用的水装入瓶或者塑料桶锁进箱子里。蓝荣立每天天还没露出鱼白就挑着两个水桶走出校园,摸黑赶到3公里外的弄灵(地名)深潭去挑水。岩洞四周黑乎乎的令人不寒而粟,可是他想到学生吃饭要紧,他还是硬着头皮,壮着胆子点上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下到30多米深的地下河打水。当他挑着120斤水气喘吁吁地回到学校,已经是上第一节课时间。每年至少有3个多月都是这样过的,连续6年在这段路上往返颠簸。其中吊水、拉水、挑水的辛酸苦楚,只有他才能品尝出个中滋味。直到1989年7月,该乡在竹青屯建起了大水库,学校终于引进自来水, “吃水靠肩挑”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然而,煮饭用的柴火又是蓝荣立必须操心的一件大事。他经常利用双休日推着人力车,独自一个人到3公里外的预安村去买柴火。当时学生每人每月交柴火费仅仅2.5元。他说:“算是十分节约柴火,才够维持一个月做饭菜烧用,假如大手大脚的话,月末就缺一两天的柴火;如果多收柴火费,部分学生又负担不起。常常是有些学生两三个人共吃一份饭菜,我见了这些,心里在隐隐作痛。”
  有几次他自己掏腰包垫支柴火费,旁人见了都嘲笑他:“你是当工友当上瘾了,还以为自己是国家干部呢。”对于个别人的冷嘲热讽,他没作过多的解释,他仍旧埋头苦干。因为他心中明白,别人是难于理解他的初衷的。
  1994年8月,蓝荣立又被“调动”到东庙中学当工友,那时他与另一个正式工人搭档煮饭菜,而工人月工资90多元,他月薪水才35元,虽然悬殊很大,但他毫无怨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了“三多三少”,即“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冷漠;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人生才有意义。”他说这就是他的座右铭,他还常说,要像共产党员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勤恳工作,才对得起党的哺育和培养。
  东庙中学初一年级学生韦喜的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一度面临失学。蓝荣立不仅免费为他煮饭菜,还救济他玉米粉、黄豆等食物。后来韦喜考上武汉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特地回母校看望他,把他认作再生父亲,并写就一幅对联送给他,上联是:昔日饮炊育雏鹰,下联是:今朝学成酬父恩,横批:饮水思源。
  从事后勤工作27年来,经他照料的学生渐渐长大了,他们过长江跨黄河,也没有忘记他,他逢人便如数家珍:“三力村韦炳忠考上广西工商学校,分配在县工商局工作;预安村韦美修考上广西民族学院,分配在县二高当教师;古旺队韦玉秀考上右江医学院,分配在百色医院当了主治医师……
  每当逢年过节,他收到学生送或寄来的贺卡和老师一样多,他跟老师们一样享受着成就感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那一张张小小的贺卡,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读来却感人至深,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工友是多么幸福,也令他感到无比的自豪。2003年3月,他因为推满车柴火上坡不幸翻车,致使他右手手腕骨折,有一段时间不能下饭堂。一个人呆在家里很孤独,也很无奈。但他也得到了很多关怀,校领导和许多同事在百忙之中来家里看望他,使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他从心底里感谢他们。每逢星期六或星期天,学生们纷纷去陪伴和探望他,并把班里或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告诉他,不但带给他欢声笑语,而且让他感受到自己永远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不再有孤独感。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有一位家长还专程来帮他做了几次饭,陪他聊天,说他真像雷锋一样,他当时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这一切都让他特别感动,所以他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就提前去上班了。
  2004年6月,学校考虑到他年纪大,安排他在校内做清洁工,他乐意接受。尽管月薪仅450元,他仍是默默无闻地干。2007年12月,正好该乡急需一个人担当《河池日报》投递员,他又毛遂自荐。从此,他除了打扫好校内清洁外,还坚持天天按时接收和分发《河池日报》。他敢于当着订户的面拍着胸脯说:“只要班车准时把报纸送到东庙乡街上,我保证当天分发到你们订户手中,如果少一份,我甘愿受罚,也就是缺一份赔两份!”果然,他言行一致,两年来,该乡订户反映良好:蓝荣立勤快,投递认真负责,不管雨天还是冷天,我们都能够看上当天的《河池日报》。
  蓝荣立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转眼间已是27个春秋。他对党非常信仰,追求进步痴心不改,先后递交了4次入党申请书,然而,27年来还徘徊在党的大门外,他说他可能还是不够成熟,需要继续努力、默默奉献,多做工作,他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去实现……
  农民工蓝荣立,历尽风雨终见彩虹。去年7月,他又一次大胆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终于圆了他跨世纪的入党梦。他对记者说:“我步入60岁即将‘退休’之时终于入了党,感觉做事更踏实了,心里舒服多了,说明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