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邢质斌30多年的播音生涯

         7月10日,媒体爆出62岁的央视常青树邢质斌低调退休。
         从1974年进入央视(时称“北京电视台”),三十多年的播音生涯,邢质斌经历并见证了一个沸腾的时代。从她播报的新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巨大改变,用邢质斌的语调来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十多年间的每晚7:00,她端坐在亿万中国人面前,她所代表的也正是一个时代的面孔与声音,她是这个时代的朗读者。
         如今,提起《新闻联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邢质斌,当然还有罗京……有评论指出,这不单是一个人的退出,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入行    电视台编制有限门槛高
         最近,央视老前辈赵忠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编制非常有限,要求非常苛刻,因此进电视台的门槛是很高的。1973年,北京电视台只有沈力、赵忠祥、吕大渝三名播音员,录音科科长宋培福经常为人手不够犯难。“那个时候台里编制非常有限,都是个别吸纳,不像现在这样大批招聘,所以来的肯定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特别优秀的,大家的基本功都很过硬。由于生活很单调,我们除了衣食住行外就是工作,加强业务素质,认真练功。”赵忠祥回忆说。
         1974年夏的一天,录音科同事李茂福为宋培福带来了一个姑娘。这个被宋培福形容为“很本色”的女生,就是邢质斌。邢质斌高中毕业后,下到大兴县插队,后又到县广播站播音,大兴县方面极力向李茂福推荐她。
         虽说是向大兴县广播站借人,但宋培福一借就借了半年,而且走的全部是正式调用的程序。政审过关后的两个月,宋培福从台里调来一部小车,直接去往大兴县广播站,为邢质斌办理调动工作,“二话没说,连行李带人全给她拉回家了。”宋培福依稀记得邢质斌的家,“在宣武区一条很宽的胡同里,车开进去很方便”。家里人见到邢质斌回来都很吃惊,以为她遇到什么事了,邢质斌也是一头雾水,“等我说明情况,要她正式来台里报到时,她家里人都很高兴。特别是她父母,好像这孩子一下子就找到了金饭碗。”
         1974年,邢质斌进入中央电视台(时称“北京电视台”),开始了长达35年的播音生涯。
  ■上手    赵忠祥谢绝“师傅”称谓
         赵忠祥回忆说:“邢质斌刚进电视台那会儿,她二十多岁,我四十岁不到。她是知青,高中毕业,算是很优秀的人才了。按照台里传统,我们老同志都得帮着带带新同志,点拨点拨。她很聪明,用不了多久就上手了。我算不上是她的老师,她刚来,我又是老同志,我不带她谁带她啊?就像家里来了客人,人家连桌椅沙发摆设都不熟悉,你总得简单介绍一下,好好招待人家吧。”
         1981年7月,邢质斌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出镜,身边坐着赵忠祥。这是他们首次以男女主播、相互搭档的形式出镜《新闻联播》。此前的《新闻联播》都是由赵忠祥一人担纲。发梢微烫,衣服以灰黑色为主调,这是邢质斌最初的电视形象,由此揭开28年的《新闻联播》播音生涯。
         赵忠祥回忆说:“邢质斌的播音才华很高,她的音质质感属一流。”
■声音    “听到邢质斌的声音就得回家了”
         赵忠祥这位邢质斌最早的搭档,1985年转轨做了专职主持人,其后与邢质斌合作的有罗京、张宏民、杨柳、王宁等人。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邢质斌还担任过中央电视台播音组组长。“做播音组组长时,她极其认真,每个字音念什么,她都要考证一番后,再告诉全组的人。”中央台原新闻中心主任章壮沂说。
         在当主播期间,邢质斌播报过许多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数度在全国“两会”期间进行采访及发问,其中最著名的是分别现场解说了1984年和1999年的国庆阅兵式。
         一位网友在“邢质斌:贴吧”中写道:“无意中找到国庆50周年(1999年)大阅兵的直播资料,这么重要的时刻肯定少不了《新闻联播》播音员,当时是罗京和邢质斌同志播的音。我发现,邢质斌同志7年前的声音比现在要好,声音纯净而毫无杂质,发声通道平直畅通,听起来行云流水、大气磅礴,不带一丝非正宗的腔调。我学过播音,但达到这个境界真的太难了。我一直试图用纯正得像机器发音一样的声音,显示新闻的客观权威、不偏不倚,不带有学生腔和从小形成的地方口音。可是听自己录音时,总不满意。”
         在2008年9月16日晚,邢质斌收到了一个棘手的播报任务——— 向全世界通报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婴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的抽检结果。当天,央视新闻联播延长了8分钟,留给播音员邢质斌”大开杀戒”的时间,一一道出含有三聚氰胺的22家奶粉企业的69批次婴幼儿毒奶粉名单,使中国乳品业问题得到全盘揭露。或许是因为刚刚拿到名单,邢质斌语速缓慢,并不流畅。有媒体指出:“即便是有着30年主播经验的邢质斌,也来不及对这份刚刚到手的名单调整出更妥当的语调。”
         如今,当邢质斌传出退休消息后,有人说这也是“历史时刻”。在播报了无数“历史时刻”后,这位历史见证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
■面孔     “邢式发型”以不变应万变
《新闻联播》被外界看作中国政治的晴雨表,因此主播任何细枝末节的变化都会遭受外界过度解读,引发海量联想。甚至,这些“国脸”服饰的颜色冷暖,都会被外界看作是国家大事当天可能呈现的基调。为了不致引发外界“不必要”的猜测,《新闻联播》主播造型很少出现“波动”。
         据央视知情人透露,每位央视的播音主持都必须由专业的发型师、服装师和化妆师设计专业的造型。造型一旦确定,就要拍摄定妆照。而新闻播音员的发型和妆容,更不可随便改动,要保持常年不变。一旦随意改动,相关人员就要受到处罚。具体到《新闻联播》主播人员,其严格指数更是可想而知了。
         作为国家电视台一名资深新闻女主播,邢质斌像一幅不会褪色的画像,每晚悬挂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电视屏幕上,深植于每一位普通观众的心间。而令公众最为津津乐道的,是邢质斌出镜生涯中几款经典发型。
         邢质斌一直以短发示人。有网友指出:“这头以不变应万变的短发,是她端庄大方的主播形象的根本,也是新闻联播的最好代言。”随着时间推移,邢质斌的发型在细节处悄悄发生了变化,头发较之前稍短一些,整个发型也更趋丰满。1988年,邢质斌改为“齐耳短发”,这是她在播音史上保留时间最长的一款发型。1995年,邢质斌被网友评为“最漂亮的时期”。据说,该稍显洋气的发型当年在知识女性中很是风靡。
         邢质斌的经典发型也给她的接班人以莫大影响。如今,我们仍能从“现代女主播”李瑞英、李修平和海霞的发型中,看到“邢式”短发的影子。
■退休   晚饭时间见不到“邢奶奶”了
         7月10日,媒体爆出了邢质斌退休的消息。人们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突然意识到,相伴荧幕的邢质斌原来岁数已经大了。按央视退休政策规定:作为专家型的主持人,到了60岁就该办退休手续,而邢质斌今年已62岁了。其实早在2006年11月,首获“金话筒”奖的邢质斌就已经流露出归隐之心,她用“善始善终”来暗示自己行将淡出。
         在6月11日送走罗京后,邢质斌于今年6月底正式递交了退休申请。到了7月初,央视在考虑到她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各方面综合因素后,正式批准了邢质斌的退休申请。不过,因其经验丰富、基本功过硬,所以仅是退休不退职,以后依然会主持一些重大节目。谈起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新闻联播》,邢质斌形容为“用一生守望”。
         邢质斌退休也引发了“观众地震”。有观众留言:“前段时间,我们才刚告别了罗京,而现在邢质斌的退休,无疑让很多人再次感到扼腕叹息,熟悉的声音一个接一个离我们而去,让人感到十分不舍。”
         最起码,在晚饭时间,观众无法在荧幕上见到“邢奶奶”了。
                   ◎留言
         我个人比较随遇而安,当时的机会光顾了我,有伯乐发现了我。能够在央视这个平台干30多年,我真的很荣幸。        
                                                  — 邢质斌
         海霞、贺红梅等年轻人家在外地,逢年过节,家居北京的罗京、邢质斌、张宏民等老同志都会鼎力相助。                  
                                                        — 李瑞英
         有时必须要播出从中央直接下达的文件,可等到新闻已经开播了,稿子才拿来。上面勾勾画画,看得我们都腿发软。可邢质斌和罗京就能镇定自若,扫完一遍后,一字不差地播出来。 
         — 章壮沂(中央台原新闻中心主任)
         邢质斌形象很亲切,嗓音很顺耳,如果她身体健康就没必要退休,很想看她到80岁满头白发为全国观众播音的样子。                                       
                                               — 网友     
                                      据 《现代快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