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环境监测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由于污染企业监测的数据只传到环保部门的内网里,公众是看不到的,如果环保局监管松懈,甚至于对企业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企业当然没什么可顾忌的。
        6月12日,环保部向社会通报7起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例,这些被曝光的企业通过肆意修改在线监控数据,稀释排放污染物,人为干扰采样装置等方式,伪造自己“达标”的假象。
        中国的企业是分等级的,至少分为国家控制、省市控制、当地城市控制等级别。按照环保部门的说法,“国控”的企业,其企业的排放口,都是装着“实时在线检测仪”的。所谓的实时,就是其检测到的所有数据,都可传到环保部门的网站上。所谓的在线,就是其24小时都可实现不间断的检测。但技术总是有局限的,企业要想在检测数据上造假,并不缺方法,最近几年,环境监测数据的造假可谓层出不穷。
        企业胆敢肆意造假,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排污信息不透明,由于污染企业监测的数据只传到环保部门的内网里,公众是看不到的,如果环保局监管松懈,甚至于对企业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企业当然没什么可顾忌的。
        加之公众大多缺乏独立的检测意识。当今技术发达,各种检测仪都在向便携化、傻瓜化、在线化发展,任何人只要愿意,随时可检测身边的空气、水、土壤、噪音、重金属、温度等各种污染数据。同时,商业检测公司、高校的检测平台,也都非常多并且便利。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委托这些机构进行独立检测。既然大家不主张独立检测,自然也就丧失了戳破那些监测数据造假的能力,丧失了监督政府和企业诚实排放的能力。
        当然,最为核心的原因,就是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故意进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虚假编造环评报告的行为,仍旧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新《环保法》施行已经半年了,目前尚未看到有一家企业被处罚得倾家荡产,也仍旧没有看到一家企业,被“环境公益诉讼”逼迫得主动升级,更没有看到一家企业,向污染受害者、向长久受害的环境,表示过歉意。在造假和排污仍旧是企业主要生存之道的形势下,肯定有更多的企业仍旧试图欺骗公众以蒙混过关。
        要改变这个现状也不是很艰难,只需要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让造假者无处藏身、接受严惩。第一个办法,是要求所有的企业实时公示其所有的污染排放信息。同时,允许企业让环保组织、周边公众进入参观和监督。第二个办法,是要求所有的政府部门,把当地区域所有的环境信息,都诚实地、明显地昭告天下,同时,允许环保组织或者好奇公众,对所有的监测站、监测台进行独立民间比对监督。第三个办法,是对所有涉及环评造假、监测数据造假、排放数据造假的企业,进行更严厉的处罚,让其一旦造假,马上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那些对企业长期造假却蒙在鼓里的地方环保部门,也要追究其失职渎职,而不仅仅处罚企业了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