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精神卫生立法须剔除权力魅影

6月10日,备受关注的《精神卫生法(草案)》历经26年漫长孕育终艰难面世,国务院法制办就草案向社会开展的首次意见征集7月10日截止,各界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讨论,另有多家专业机构递交修改建议书。(今日本报A19版)
究竟什么样的人应该强制收治?谁有权力把人送进精神病院?有病没病谁说了算?强制收治属于医学范畴还是司法范畴?围绕“草案”内容,社会各界展开了艰难博弈。可以看出,历经26年孕育方才脱壳而出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仍然远未成熟,它的终极版本势必将经由激烈的民意激荡与试炼而获得塑造。
通过各界的意见表达,“草案”的诸多漏洞已经暴露于人前:诸如“扰乱公共秩序”容易被滥用;采用“危险性标准”存在隐患;监护人权力过大易出现恶果;医生有时候无法认定监护人;医生在认定精神病时权力过大;司法救济机制缺失等。凡此种种,预示着意见博弈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如何设置非自愿住院医疗制度,是精神卫生立法的重中之重,也是各方僵持不下难中之难。“权力过大”的阴影,始终伴随着“草案”的有关争议。这里的“权力”不仅指向行政权力,更指向医生的权力,监护人的权力和司法的权力。应该说,对于各种“权力”的约束,将是精神卫生立法的核心和灵魂。
不受限制的权力,一旦扭曲心理学的标准,对一个人的自由生杀予夺,其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令人惊骇。看看有多少上访者被当做精神病人投入精神病院,就知道有多少公共权力假心理学之名行作恶之实;看看有多少正常公民因家庭财产纠纷而被监护人投入精神病院,我们就知道亲情一旦不在,其作恶的本领令人发指。
而医生的权力呢?医学判断果真是排他性和压倒性的标准吗?如果一个蹩脚的医学判断,致使一个正常的公民丧失了自决的权利和行动的自由,“飞越疯人院”的故事还要演绎多少次?这个时候,如果连正义最后的底线——司法救济,也悄无声息地隔岸观火,那么你能想象一个正常公民的绝望和无助吗?
所有可能危及正常公民公民权的“权力”,都不能一手遮天。包括政府、医生、监护人、法院在内的相关各方,在认定和处置一个“精神病人”时,权力的行使理应交叉验证和互相制衡。在通往精神病院的道路上,立法层面应层层设卡,唯恐“错治一人”;而在离开精神病院的道路上,却应是一路绿灯,唯恐“留下一个”正常公民,哪怕真的出现“错放”,这也是立法不能更改的原则。因为,精神卫生立法,其实质并非是将中国的精神病人一网打尽,而是妥善保护公民权利。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望眼欲穿之际,新医改方案最终稿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最新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还规定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组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结果这种“统购统销”[全文]
    2009-07-28 11:02
  • 从“公款购置高档香烟”和“发表不当言论”开始,南京市纪委对周久耕的指控正不断升级。记者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3月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已查实其收受他人钱物数十万元,还有其他涉嫌受贿线索待查,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纪委称对网[全文]
    2009-07-28 11:03
  • 吉林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儿子经过绿化带时手套被划破,心怀不满,持铁钳等工具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行政拘留。松原市市委书记蓝军专门作出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3月18日晚,松原电视台播放了道歉的画面。 龙大海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全文]
    2009-07-28 11:02
  • 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当农村孩子的希望破灭、路越走越窄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充满抱怨、愤懑和绝望,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全文]
    2009-07-28 11: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