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逐年加大,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公共文化、公共服务的‘免费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指出,“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春风劲:神州遍开“免费”花
【案例】“忽如一夜春风来,神州遍开‘免费’花。”这是网络上一些网民对日前西安市实行公共厕所全部免费这则新闻的打趣评价。根据西安市政府的安排,3月1日起全市9个区内政府管辖的962座公厕全部免费开放。
【背景】2007年春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秋季,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从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08年1月,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开始陆续实行免费开放。在更早前,包括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在内的国内诸多城市实现部分公园免费开放。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民生政策,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免费”。随着政府财政逐渐摆脱“吃饭财政”的重压进而向公共财政转移,使得本来就属于公共服务范畴的一些设施免费提供给民众使用成为可能。
彭富春代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诸多的免费措施让我们看到了这一要求的贯彻和落实。诸多公共服务设施回归免费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力史无前例地增强结出的硕果。
烦恼生:“免费”带来新难题
【案例】《试水免费被“挤伤”》这个带有点无奈滋味的标题,出现在媒体针对福建、湖北等首批试点省份试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暴露出的一些令人担忧问题的报道上——福建博物馆免费开放几天之后,展馆大门已被挤坏,馆内设施和展品损坏严重:标本被破坏,“大象”的尾巴被揪下来,昆虫演示器被扯掉……如今,展馆不得不暂时闭馆整修。
【背景】事实上,免费带来的新难题远不止人满为患、公物损毁严重这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显示,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后,出现了一些学校因经费问题停办、学生上学难等新问题,而且因追逐短期经济利益问题导致的农村“新读书无用论”也没有因免费而彻底消除,一些孩子依旧辍学。
【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安康市长刘建明:被“收费思维”浸染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社会,面对免费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很多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免费本身导致的,而是因为免费政策的社会综合配套没有及时跟进造成的。而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依旧是改革。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