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新一代红旗检阅车亮点多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检阅车让国人眼前一亮,与老一代红旗检阅车相比,这款红旗HQE检阅车又有哪些技术创新。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一汽集团红旗项目组。
         据红旗项目组技术人员介绍,红旗检阅车融七大方面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技术,包括发动机、电子电控、全时四驱、高承载能力底盘、防弹、框架式车身、制造技术等,运用了40多项具体的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有:
        
■自主研发“中国心”

         新一代红旗检阅车最大的技术亮点,就是拥有了“中国心”。这款新发动机是我国全新自主设计的V12全铝制汽油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它拥有两个“大脑”,各自独立控制6个缸,即便一个“大脑”瘫痪,另一个照样正常运行。这极大降低了停机概率,成功解决了以往检阅车难以保持低速平稳运行的难题。
        
■新技术给整车减肥

         制造过程中各种尖端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像高强度钢板,航天飞机的悬窗玻璃、油箱防爆技术,坦克防弹轻型化陶瓷技术,以及国内造船积累的最新焊接技术,都被新一代红旗人应用到这款检阅车上。新材料新技术也让这个“庞然大物”大大减轻,整车只有4.5吨。
        
■“框架式”豪华车身

         新一代检阅车车身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框架式”豪华轿车车身,将建筑力学领域的“框架”概念运用于结构设计,使车身刚度高于同级别传统车身。这一技术填补了自主框架式轿车车身的空白,也为我国高端豪华轿车的开发奠定了车身平台基础。
        
■设计注重防弹功能

         新红旗检阅车首次在原车设计时就带有防弹功能而不是后期改装,它在车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防弹工艺,这是一项完全自主研发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拥有该项技术。新一代红旗检阅车项目组组长郭世君认为,这款车将奠定中国乘用车防弹的技术标准。
        
■四分区独立调温

         首次采用四分区独立调温式自动空调,能够根据车内前后左右四个乘员的不同需求独立调节温度和风量。后排除了中出风口外,左右两侧还设置有B柱和顶棚出风口,让送风更均匀柔和,使车内流场和温度场也更加均匀,即使升起中隔墙,也能确保后排乘员足够的舒适性。这项多风口送风系统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讲述

“亲历三代红旗检阅车,感受祖国成长和强大”
—— 一个三代红旗检阅车制造者的自述

“干了一辈子红旗”,是一汽人杨占良的人生写照。今年56岁的杨占良从17岁进入一汽工作,先后参与了1984年、1999年和2009年三代国庆检阅车的生产,是名副其实的红旗检阅车“活化石”。

□红旗检阅车的“活化石”

         1971年,17岁的杨占良中学毕业后被分到一汽红旗轿车厂工作,当了一名钣金工人。国庆35周年阅兵时,表现优异的杨占良成为红旗检阅车的生产者之一。“当时具体负责检阅车内的脚踏板设计,方便领导人上下升降。”15年后,已经成为红旗轿车厂副厂长的杨占良,又作为总指挥参与了1999年国庆50周年的检阅车生产。18个人奋战8个月,顺利完成任务。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前夕,杨占良又被请到检阅车项目组,做起了顾问,凭借自己参加过两代检阅车制造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
        
□压力很大,但心里有底

说起红旗检阅车的故事,杨占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给他印象最深的要数国庆50周年检阅车的制造。
“当时最棘手的是发动机的问题,因为那款老红旗车体积庞大,要想低速平稳地运行,对发动机要求很高。如果温度过高,油管中就会产生气泡,直接导致检阅车走走停停。”杨占良和项目组的师傅们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一个点子。他们在发动机上加了一个电泵,直接把油从油箱抽出来送到化油器,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亲历三代检阅车感受祖国成长

         杨占良说,“能够亲历三代红旗检阅车的生产,自己感到非常光荣,通过这三代红旗检阅车,也真切感受到我们祖国成长和强大的脚步。”
“50年前做的红旗车也很漂亮,但是一对比就会发现,原先的不如新红旗。那就是因为50年来我们的汽车工业、基础工业在一点点进步,检阅车成为展示国家成就的一个窗口。像新一代检阅车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技术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真叫人扬眉吐气。”杨占良说。

揭秘
新“红旗”的文化味儿

         一家著名调查公司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哪个品牌的汽车能够代表国家精神?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凯迪拉克,另一个就是中国的“红旗”。在新一代红旗检阅车身上,这一点表现得格外鲜明。
         新一代红旗检阅车长6.4米,高1.72米,腰线高,风窗小,显得厚重大气。它继承老一代红旗检阅车的造型基因,前高后低的船形车身依旧醒目,前格栅扇形水箱面罩、前突车大灯、旗标、宫灯,都能让人看到老“红旗”的影子。车的尾部流线造型更具现代感,尾部装饰亮条继承老车型“四平八稳”寓意的同时,还把天安门轮廓抽象化。
         一汽集团HQE项目组组长郭世君告诉记者,车的前格栅水箱面罩是第一代红旗轿车设计师以中国的折扇为元素进行设计的,透出中国古代文人式的优雅,格栅上下走势有曲有直。竖长条尾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宫灯造型,带有一种尊贵和威仪,下部还有创意源自宫灯垂穂的流水状后反射器,显得精致又富有东方文化特色。车毂中心的葵花标志,寓意红旗人向用户服务的精神。
        
回顾
前三代国庆阅兵红旗检阅车

         从新中国成立10周年阅兵到60周年阅兵,共有4代红旗检阅车参加了国庆阅兵,分别是CA72、CA770TJ、CA772TJ和HQE。
         1958年8月,中央提出要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上用上国产的高级轿车,向当时的一汽下达了制造国产高级轿车的紧急任务。工人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硬是凭借从吉林工业大学借来的一辆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以手工制成了我国第一辆高级轿车。一汽人命名为“红旗”,这可以称之为我国自主创新品牌的鼻祖。
         1984年国庆节,红旗CA770TJ作为检阅车参加了35周年国庆。这款车在自主研发方面有了更多创新,特色之一就是设计了一种“活动顶”,即可折叠后缩放于后部的顶盖。这样,检阅人可以方便地从所在地乘此车直接去检阅现场。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红旗CA772TJ型特种阅兵检阅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角,加装了电动天窗、可翻转式脚踏板、检阅扶手等一整套先进的检阅装置。为了增加其美观性,还为检阅车设计了新式轮毂,并采用激光切割装饰罩,大大提高了散热性。

解读
60响礼炮为祖国鸣响

         10月1日的北京,10时01分的天安门广场。
         就在所有人屏声宁气翘首相盼的刹那间,武警礼炮部队副政委殷国防轻按按钮,一声震天撼地的轰鸣,如春雷般骤然响起—— 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60响礼炮,在这座世界最大的广场上开始鸣响,鸣响了一个中国时刻。
        
○城乡发生巨变

         6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粮食产量增长3.7倍,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如今,我们每一天创造的财富,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初一年的财富总量……
         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强,一代代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奋发图强,只争朝夕,用6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二三百年现代化建设之路,在神州大地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民族更加团结

         6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GDP从1952年的57.89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92.5倍。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3万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
         从昔日的“羊肠小道”到今天的“高速公路”,60年来,56个兄弟民族风雨同舟,情同手足,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绽放出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在新中国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母亲不可分割的骨肉。
        
○军队更加强大

         60年前,开国大阅兵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95%来自战场缴获。国庆60周年阅兵,参阅装备100%是中国自主研制,其中大多数是新型主战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先进,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万国牌”到“国字号”,这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祖国共发展,同壮大。已经由过去弱小的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
        
○永远不忘英烈

         60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铲下第一锨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60年后,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祭奠英烈的人数何止千万……
         冬去春至,夏往秋返,一代又一代人追寻着先烈的足迹,来到这里,来到这座不朽丰碑的面前。60年来,在不断变化的中国,这是从未改变的一幕。今天,亿万人民再次注目这里。
         礼炮声声,由200名武警官兵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庄严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出发,持枪正步行进在红地毯铺就的天安门中轴线上。在分列两旁的56个民族群众代表的注目中,缓缓向前。
         一步、两步、三步……天地间,隆隆的礼炮声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响彻在辽阔的天空——短短的169步,昭示着中华民族1840年以来169年的非凡历程。
         60响,60年——在这个金色的秋天,礼炮,为祖国鸣响!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按:2月19日,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在自己的博客上更新了一篇日志《记者亲历:温总理冰雪灾区行》,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最新出版的《人民画报》3月号上,刊登了这篇记者手记,虽然没有报纸转载,但是网友们发现了它,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从时政论坛到小区论坛,从汽车论坛到游戏论坛,从大型社区到[全文]
    2008-06-10 20:02
  • 本刊讯 3月12日,省政府召开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公会议,审定了2007年度全省消费者维权的十大事件。 1 肉毒毒素中毒事件 推荐单位: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案件回顾:2007年下半年,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四市同时发生消费者误食含有肉毒毒素肉制品导致中毒[全文]
    2008-06-10 20:14
  • 核心提示: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今年3月段春霞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 央视国际4月14日报道 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全文]
    2008-06-11 08:54
  • 据新华社电 中国民用航空局4月7日公布了对东航云南分公司航班“返航”事件的初步调查,认为部分航班存在“人为返航”因素。那么,整个调查是怎样进行的,“人为返航”航班是怎样确定的,“人为返航”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来到昆明,深入民航局东航返航事件调查组和东航调查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第一手的采访了解。[全文]
    2008-06-11 09: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