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交一万元就能到环保局上班

  日前,湖南省环保厅网站上曝出溆浦县环保局进人潜规则——普遍要收“押金”一两万元,该局现在的干部职工竟达到117人。局长向长进还说,“并不多,也很合理”,毕竟溆浦是一个人口大县,环保局的干部职工人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那么,环保局又是如何养活这117个人呢?记者近日前往实地调查。
      交一万元进环保局上班
  一夜之间,小赵就成了同伴们羡慕的“单位人”。在县财政交了一万元的集资款后,小赵就开始在环保局下属的监察中队上班了。上班条件很简陋:一块牌子,加上一间办公室、几张桌子。上班也很轻松,星期一,他从县城家里坐车到镇上办公室开会;剩下的四个工作日,他只需要值一天班就够了;值班也没啥好忙的,执法收费由中队长亲自掌控,根本没有参与过执法。“只是工资很低,一月也就一千来块,仅够花销。”
  如小赵一般,溆浦县环保局下属中队多达50人。每年环保局开会时,小赵总能发现又多了人,只是叫不出名字。他不知道的是,环保局有9个中队,分在几个大的乡镇,每个中队有4-9个人。而怀化市环保局在职干部职工也只有189人,怀化下属的12个县(市、区)环保局有干部职工549人,溆浦就占了两成多。记者查阅到,在湖南省众多县级环保局,其职工数多在50人左右。
    不上班照样可以拿工资
  并不是所有的人进环保局都得交钱,局长的侄儿就是例外。多人向记者证实,局长侄儿向祖国在麻阳水中队,进来时一分钱没有交。“与领导关系好,交个6000元、8000元也可以。甚至有的领着七八百元的基本工资,可以不用上班。”
  据多人证实:罗淑娟,原是在外打工,现在环保局上班,拿着基本工资,自己却在县城开店卖眼镜;黄细珍,原下岗多年,后进入环保局,也拿着工资,但从不上班;覃定刚,原在县城做服装生意,后进入环保局,现开着饭店,从不上班;陈华平,3年前开始做生意,从不上班……
  局长向长进介绍,局里共有117人,其中退休人员8名。“人员并不多,也很合理。我们乡镇多,一个乡镇也就划一、两个人。都是县里分配过来的。”
  超收排污费成经费来源
  对于溆浦县环保局,其经费来源有两大块。一是县财政拨款,二是收取的排污费。
  知情者介绍,县财政每年给环保局拨款100多万元,向长进称,“财政拨款近200万元,基本能够满足人员的工资及办公经费”。事实上,有着117人的环保局,每名员工工资年约2万元左右,117人少则要200多万元,还不包括办公经费。对此,县财政的拨款是不够的。
  那么,职工的缺口如何补上呢?按有关规定,溆浦县每年收取的排污费,有60%返还县里,原则上“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而溆浦县每年排污费收取金额达400多万元,该环保局是否违反国家规定,吃排污费呢?
  而对于排污费,该局有着严格的超收奖励:9个监察中队任务数和超收任务的分成比例为局里50%、中队50%,超收任务归中队;管理股超收任务,按40%返回给股室自行安排;监察大队超收任务在10万元以下,按10%返回,超收任务在10万元以上,按50%返回自行安排……
  知情者称,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这份目标责任书却违法分解了排污费,保障了职工的奖金和福利。”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按:2月19日,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在自己的博客上更新了一篇日志《记者亲历:温总理冰雪灾区行》,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最新出版的《人民画报》3月号上,刊登了这篇记者手记,虽然没有报纸转载,但是网友们发现了它,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从时政论坛到小区论坛,从汽车论坛到游戏论坛,从大型社区到[全文]
    2008-06-10 20:02
  • 本刊讯 3月12日,省政府召开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公会议,审定了2007年度全省消费者维权的十大事件。 1 肉毒毒素中毒事件 推荐单位: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案件回顾:2007年下半年,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四市同时发生消费者误食含有肉毒毒素肉制品导致中毒[全文]
    2008-06-10 20:14
  • 核心提示: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今年3月段春霞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 央视国际4月14日报道 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全文]
    2008-06-11 08:54
  • 据新华社电 中国民用航空局4月7日公布了对东航云南分公司航班“返航”事件的初步调查,认为部分航班存在“人为返航”因素。那么,整个调查是怎样进行的,“人为返航”航班是怎样确定的,“人为返航”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来到昆明,深入民航局东航返航事件调查组和东航调查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第一手的采访了解。[全文]
    2008-06-11 09: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