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河北省“菜篮子”“药瓶子”质量报告出炉

        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在史上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下,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如何?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菜篮子”和“药瓶子”都存在哪些隐患?省食药监局昨天发布的2014年全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状况报告显示:全省食品相关产品合格率均在93%以上,药品合格率为95.1%,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案件查处
去年查处食品药品案件超万件
        2014年,全省共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10603件(其中食品7158件,药品2626件,医疗器械280件,保健食品312件,化妆品227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94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8个。同时组织查处了“卓昊”销售假药案、非法经营回购药刮码药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用油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并及时向社会披露42件典型案件。
关于食品
食品相关产品合格率93%以上
        数据:省食药监局综合各部门监督抽检情况发现,2014年全省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进出口食品、食品相关产品总体合格率均在93%以上。
        省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我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在个别领域、个别品种仍有一些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省食药监局提醒:购买食品或保健食品应选择正规商家,注意查验产品的外观性状、标签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同时,建议人们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根据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购,不要轻信宣传。此外,一旦发现假冒伪劣食品,请及时拨打12331进行举报。
        1、是面制品(主要是蛋糕、发糕、包子、馒头、油条等品种)铝超标问题。主要是加工过程过量添加明矾、用含铝泡打粉做膨松剂所致。
        2、是肉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仍有个别不法分子低价收购病死畜禽,私自屠宰加工后销售;部分熟肉制品亚硝酸盐超标。
        3、是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抽检发现仍有个别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个别水产品检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物质。
        4、是保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些保健食品夸大、虚假宣传,有的非法添加西药成分。
        5、是农村食品市场问题。无证经营、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假冒仿冒问题在农村市场相对突出。
        6、是食品包装材料质量安全问题。个别食品包装材料中重金属、苯类溶剂和荧光物质仍有检出或超标。
关于药品
药品合格率为95.1%
        数据:2014年,全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状况平稳。省食药监局全年共组织药品监督抽验8511批次,合格率为95.1%。同时,完成医疗器械监督抽验607批次,合格率为94.9%;完成化妆品监督抽检250批次,合格率为99.2%。
        从抽验结果看,药品方面的隐患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省食药监局提醒:购买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时一定选择有资质的经营单位、医疗机构,注意查看产品说明书,不要轻信不实的虚假宣传。一旦发现假劣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请及时拨打12331或直接到当地药品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晚报提醒:想了解不合格食品药品名单,可登录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网站查询,也可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药安食美”软件,实时查询手中产品近3年来监管部门历次抽检结果,快速点评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举报商家不良行为,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
        1、药品制剂合格率高于中药饮片。
        2、药品生产环节合格率高于经营和使用环节。
        3、省、市级的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合格率高于县及县以下单位。
        4、药品制剂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性状、装量/重量差异等;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性状、水分、灰分等。
        5、医疗器械方面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医用脱脂棉酸碱度、性状、吸水量、易氧化物、表面活性物质,外科纱布敷料酸碱度,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滴管滴出量。
        6、化妆品方面祛斑产品汞超标,美白产品检出糖皮质激素倍他米松,说明个别化妆品仍存在违法添加现象。
去年全省第四季度十大食品药品案
廊坊某火锅店销售含“瘦肉精”羊肉案
        廊坊市食药监局委托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廊坊分中心对本市某火锅店羊肉进行抽检,在该火锅店所用羊肉中检测出盐酸克伦特罗,又称“瘦肉精”。后经核查,问题羊肉由该店从内蒙古锡林浩特进购,当场即查封扣押。目前,廊坊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对该案件进行了查处。
肥乡“某骨头王”饭店
违法使用工业用盐案
        肥乡县食药局执法人员在对“某骨头王”饭店监督检查中,在其厨房操作间内发现一袋已拆封的50KG工业用盐。经该饭店一男性工作人员证实,这袋盐用于大骨头烹饪。经核查,该饭店被认定为违法使用工业用盐加工销售食品,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
武安制售假药假保健食品窝点案
        武安市食药监局联合公安部门于去年12月1日对该市某生产假冒药品及保健食品窝点和销售窝点进行了查缴,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案值合计300多万元,销售范围涉及30个省200余市区。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成安秦某某无证生产咸鸡蛋案
        成安县食药监局联合公安部门对某无证生产咸鸡蛋窝点进行执法检查,现场发现秦某某处存有“天之田凤”双黄咸鸡蛋98盒(20枚/盒),包装袋(鑫竹)1袋半,包装箱3打。秦某某无法提供生产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场对该公司下达了查封(扣押)决定书。
怀来许某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案
        怀来县食药监局、县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对沙城镇某蔬菜批发市场的熟肉制品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其中一家亚硝酸盐超标,通过进一步检查,执法人员一举查获“日落黄”、“胭脂红”、“亚硝酸钠”等添加剂。当即扣押有问题的鸡脖、鸡腿、鸡肝等食品400余斤。目前,该案已移送司法机关,犯罪嫌疑人封某已被怀来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承德某物流公司
涉嫌递送问题药品案
        省食药监局稽查局会同承德市食药监局、承德市公安局对某物流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在物流仓库发现了大量涉嫌假冒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食品。经查涉嫌存在问题的产品共177种,24400盒(瓶)。已初步认定,为假冒药品的25种,均为北京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发送的产品货值金额达7900余万元。现对涉嫌犯罪的,已向公安部门移送,并已报请国家总局稽查局挂牌督办。
北京某集团石家庄制药有限公司
涉嫌违反GMP生产、销售药品案
        省食药监局稽查局根据举报线索,对北京某集团石家庄制药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核实时发现,在其成品库内存放有自动颗粒包装机及散装半成品;在库成品经扫描电子监管码显示无药品信息;在该公司员工宿舍楼5个房间内分别混放有半成品、成品、生产所需原材料、外包装材料、设备零配件以及办公物品;个别批次产品,有批生产记录,无原辅料、出入库、销售流向,未开具增值税发票。目前,省局稽查局已立案查处。
张家口李某某生产销售假药案
        张家口市公安机关在对某药房检查时发现,外包装标示为“风湿关节炎胶囊”的产品疑似假药,后经张家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鉴定为假药。公安机关随后在该市万全县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抓获。在其住所现场查获假药8210余瓶,假药商标、防伪标识若干,总价值15万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法院判刑。
徐水某窝点未经许可
生产加工销售义齿案
        徐水县食药监局对安肃镇某村“义齿”加工点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点从事生产、加工、销售“义齿”,并未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相关证照,徐水县食药监局与县公安局联合执法调查,对该窝点内生产加工的“义齿”和用来制作的原材料、机器设备进行查封、扣押,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北京某医药公司涉嫌销售
未经注册一类医疗器械案件线索案
        张家口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对某药房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其经营场所营业柜台内摆放的一类贴敷类医疗器械筋骨痛贴等8个产品质量可疑,随即进行了扣押处理。张家口市食药监局向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地食药监局请求协查,确认涉案产品是未经注册的一类医疗器械。据此,涉及涉案产品的5个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所有产品进行了排查,对涉案产品、票据进行了固定和调查取证。该案涉及5个县的43家药房、27家医疗机构。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按:2月19日,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在自己的博客上更新了一篇日志《记者亲历:温总理冰雪灾区行》,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最新出版的《人民画报》3月号上,刊登了这篇记者手记,虽然没有报纸转载,但是网友们发现了它,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从时政论坛到小区论坛,从汽车论坛到游戏论坛,从大型社区到[全文]
    2008-06-10 20:02
  • 本刊讯 3月12日,省政府召开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公会议,审定了2007年度全省消费者维权的十大事件。 1 肉毒毒素中毒事件 推荐单位: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案件回顾:2007年下半年,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四市同时发生消费者误食含有肉毒毒素肉制品导致中毒[全文]
    2008-06-10 20:14
  • 核心提示: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今年3月段春霞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 央视国际4月14日报道 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全文]
    2008-06-11 08:54
  • 据新华社电 中国民用航空局4月7日公布了对东航云南分公司航班“返航”事件的初步调查,认为部分航班存在“人为返航”因素。那么,整个调查是怎样进行的,“人为返航”航班是怎样确定的,“人为返航”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来到昆明,深入民航局东航返航事件调查组和东航调查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第一手的采访了解。[全文]
    2008-06-11 09: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