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河南省委书记年龄大“求职”被拒

         据河南日报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当他看到有符合条件的招聘简章时,就提出想试一试,被公司方面以年龄大的原因拒绝。卢展工说,40岁以上找工作很难,50岁以上就更难,所以我们要更多关心一下“4050”人员就业问题。
         7日,焦作最低气温零下七度,室外天寒地冻。与天气的严寒完全不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里却是一番热热闹闹、热气腾腾的景象。
         11时许,正在焦作调研的省委书记卢展工来到这里。在一个服务窗口,卢展工坐了下来,拿起厚厚一摞招聘简章一页页翻看,“招客服代表5名,招媒体发展代表2名,大专以上文化”,看着河南省纳海广告有限公司的招聘登记,卢展工突然对工作人员提出,“这个公司没有年龄规定,我想应聘他们的媒体发展员,你打电话问问,看看行不行。我59岁了,姓卢。”
         电话接通了。“喂,你好,你是纳海广告吧,我是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你在我们这里登记的不是要媒体发展人员吗?我这里有一位姓卢的同志想应聘这个职位,他今年59岁了,你们看怎么样?”“那不行,年龄太大了!”“不行吗?你们这上面没有登记年龄要求啊!”工作人员“求情”说。
         听到这里,卢展工没有善罢甘休,“你说我年龄虽然大,但是经验很丰富,我与媒体联系很多,看看他们要不要。”
         “人家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也能拉来一定的项目。”工作人员继续向用人单位介绍。
         “就因为年龄大了不能要吗?还是不行啊,哦,最多不能超过40岁。”工作人员边听边做最后的努力。
         放下电话,工作人员对卢展工说,不好意思,他说想要一个年轻的,能往外跑的。
         卢展工感慨地“自嘲”说:“呵呵,59岁的人家不要。”
         离开时,卢展工对有关负责人说,40岁以上找工作很难,50岁以上就更难,所以我们要更多关心一下“4050”人员就业问题。总的来讲,老百姓就业的问题是件大事,一定要做好。这部分人我们要更加关注,认真研究,广辟渠道,提供更多岗位,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个群体的就业需求。
网民热议卢展工应聘遭拒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求职被拒这条新闻引发广大网民热议,许多网友对卢展工“微服私访”表示肯定。一位新浪信阳网友说:卢书记是个务实的人,这样的调研方式很有意义,这才是真正的调研!不是摆花架子走过场!共产党的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应该实事求是,应该深入基层、深入到老百姓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真正的生存状况,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新浪网友小憨豆伢:河南人有福气呀,因为他们有一个好书记。
         许多属于“4050”群体的网民感触颇多。河南网友“阿成”说:4050上有老,下有小,是最需要工作的群体,却又是最受用工单位歧视的群体,希望卢书记亲自体验后能采取措施,改变我们目前面临的窘境。网民“清风伴月”建议:国家应该立法约束企业的招聘行为,不然换哪个企业都愿意招年轻力壮的。
         也有网民关注的不是卢展工“被拒聘”,而是省委书记“微服私访”这种工作方式。网民“冷眼”认为:官员们应该更多地走出办公室,走出小轿车,坐上百姓的炕头和小板凳,了解一下秘书报告之外的民间疾苦和社会真相。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按:2月19日,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在自己的博客上更新了一篇日志《记者亲历:温总理冰雪灾区行》,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最新出版的《人民画报》3月号上,刊登了这篇记者手记,虽然没有报纸转载,但是网友们发现了它,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从时政论坛到小区论坛,从汽车论坛到游戏论坛,从大型社区到[全文]
    2008-06-10 20:02
  • 本刊讯 3月12日,省政府召开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公会议,审定了2007年度全省消费者维权的十大事件。 1 肉毒毒素中毒事件 推荐单位: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案件回顾:2007年下半年,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四市同时发生消费者误食含有肉毒毒素肉制品导致中毒[全文]
    2008-06-10 20:14
  • 核心提示: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今年3月段春霞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 央视国际4月14日报道 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全文]
    2008-06-11 08:54
  • 据新华社电 中国民用航空局4月7日公布了对东航云南分公司航班“返航”事件的初步调查,认为部分航班存在“人为返航”因素。那么,整个调查是怎样进行的,“人为返航”航班是怎样确定的,“人为返航”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来到昆明,深入民航局东航返航事件调查组和东航调查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第一手的采访了解。[全文]
    2008-06-11 09: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