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8月03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特稿
  •   载着中国铁路的百年梦想,22日10时18分,4806次列车从湖北恩施火车站首发,穿越首尾相接的桥梁、隧道,向宜昌东站奔驰而去。宜万铁路,这条被称为“我国史上最难修”的山区铁路,实现正式通车。  自1903年最早提出川汉铁路的设想,中国人为这条“蜀道”做了一个多世纪的梦,如今终圆。“宜万铁路”正式[全文]
    2011-01-23 20:06
  • 这段时间,全国范围内关于中小学教材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 前有“鲁迅大撤退”风波,后有质疑“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为杜撰内容,再有秦始皇、汉光武帝、诸葛亮等人画像太相似惹争议。近日,复原的张衡地动仪模型是否应该放在教科书里,又成为新的焦点。 一时间,中[全文]
    2011-01-23 20:06
  • 路越来越堵,但买车的人却越来越多,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大,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正快速由中国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城市病正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合肥,一个普通周三的下午,五点刚过,最近一次拓宽仅两年的长江中路车辆早已排成了缓慢爬行的长龙。另一条主干道金寨路[全文]
    2011-01-23 20:06
  • “西方对中国的攻击,柬埔寨不关注,也很不在乎。”在由中国援建的政府办公楼“友谊大厦”里,柬埔寨副首相梅森安对《环球时报》赴柬采访组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赴柬之前,记者看到过不少西方挑拨中柬关系的报道,这座“友谊大厦”就曾被西方传出“遭弃用”的小道消息。中国在柬埔寨的影响力让西方人感到不太[全文]
    2011-01-23 20:07
  • 2010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中国GDP总量成为世界“老二”,而外界对中国外交的指责却越来越多。中国外交是软弱还是强硬?如何看待“唱衰”美国的声音?世界权力中心真的在向东方转移吗?12月22日,中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接受《环球时报》年终专访,解答了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全文]
    2011-01-23 20:07
  •   中国和越南这对近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回忆,直到1991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1993年刚一成立,越南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阮辉贵教授就开始担任所长,直到2002年8月退休。这位上世纪50年代在北大历史系留过学的越南“中国通”,如今已74岁高龄,但依然“退而不[全文]
    2011-01-23 20:07
  •   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15日联合发布《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这项历时一年、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社会调查,从多元的婚恋文化中提炼出中国当代单身人士婚恋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择偶职业“男公务员”“女教师”成“香饽饽”  报告显示,超[全文]
    2011-01-23 20:07
  • 12月12日,18名复旦驴友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在上海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急切求助下,黄山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 18名被困人员获救,而一名警察在救援途中坠崖牺牲,复旦大学和他们的学生,都陷入了舆论旋涡之中。悲剧发生一周之后,黄山当地对英雄生前的事迹挖掘正在进行,但就领导[全文]
    2011-01-23 20:07
  • 清华、北大、浙大……这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日子”也不好过。社科院昨日发布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国家重点教育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中,文凭出现贬值现象。 蓝皮书还指出,公务员以较大的优势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职业;金融危机对居民生活的负[全文]
    2011-01-23 20:07
  •   “20日的一场大雪过后,明斯克19日晚上的大规模对立好像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记忆。”这是英国《独立报》21日的一段评论,话里透出许多西方人对白俄罗斯政治骚动被迅速平息的失望。对于被金融危机严重削弱政治信心的欧美国家来说,现在似乎没有什么比一场成功的“颜色革命”更能提气的礼物了,2003年-2005[全文]
    2011-01-23 20:08
  • 在香港,公务员尤其是高级公务员,其薪酬水平、履历和资历等各类资料,市民都可以从政府网站上查询到;包括退休,以各种方式离职的高级官员的去向,更在公众视线之内。 一名香港特区政府的高级公务员,退休后获邀出任地产公司高管。因在政府从事过7年的地政、房屋管理工作,他的新“饭碗”[全文]
    2011-01-23 20:08
  • “卫星时刻”,大多数人看到这个词都会感到费解,但对于美国人来说,它是那么刻骨铭心。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这一爆炸性新闻令美国人大惊失色。在科技霸权旁落的刺激下,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奋起直追,直至率先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如今,“卫星时刻”这个危机与希望交织[全文]
    2011-01-23 20:08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