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8月03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西方感慨“颜色革命”退潮

  “20日的一场大雪过后,明斯克19日晚上的大规模对立好像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记忆。”这是英国《独立报》21日的一段评论,话里透出许多西方人对白俄罗斯政治骚动被迅速平息的失望。对于被金融危机严重削弱政治信心的欧美国家来说,现在似乎没有什么比一场成功的“颜色革命”更能提气的礼物了,2003年-2005年中亚几国的“颜色革命”让西方不少人品味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的又一次快感和骄傲,但从那以后,这种“革命”再也没有被成功复制,伊朗、缅甸等国纷纷守住传统,乌克兰在西方眼中甚至在“开倒车”退回到颜色革命前。“民主在逃亡”、“民主在世界衰退”等说法在西方媒体上大量出现,《华盛顿邮报》下的结论是:这证明西方正在衰落,它既缺钱,又缺理念。
受挫感在西方蔓延
  据法新社21日报道,白俄罗斯官方宣布,参与19日示威被抓的600人被处以多达15天的监禁。报道还说,如果被证明犯下“聚众骚乱罪”,一些人可能面临最高15年刑期。对明斯克的这个举动,法新社认为,这是公然反抗西方对其血腥镇压示威的猛烈批评。自19日晚白俄罗斯总统选举后出现大规模示威活动并被官方驱散后,来自西方的批评正一轮轮地涌向白俄罗斯:美国国务院拒绝承认选举结果的合法性,白宫要求立即释放所有总统候选人和示威者,欧盟外交官员抨击卢卡申科政府对抗议者使用暴力……
  《爱尔兰独立报》21日的标题“欧洲最后一个独裁者猛烈碾碎白俄罗斯起义”代表了欧美多数媒体的情绪。法国101新闻电台21日嘲讽说,卢卡申科当选毫无悬念,“一个人口只有波兰1/4、警察却比波兰还多的国家,会有别的什么选举结果么?”《十字架报》有些沮丧地写道,卢卡申科在白俄罗斯拥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他的权力基础是如此稳固,以至于可以对反对派的躁动毫不在意。事实上,号称近年最大规模的“革命”只有3小时寿命,当卢卡申科决心认真对付后,“革命”旋即寿终正寝。《南德意志报》21日则安慰说,白俄罗斯已经“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20日下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召开记者会称,这个国家所有的“战争”已经于昨天结束,试图动摇国家是不能被容忍的。他还说,反对派与西方的联系密件将被公布,“让我们的人民看看我们的西方伙伴,看看我们所谓的反对派是什么嘴脸。”德国《时代》周报21日说,欧盟曾试图说服卢卡申科在他的国家推动民主化,但明斯克的警察行动表明,欧盟对白俄罗斯的战略已经失败。
  卢卡申科让欧美不少人产生幻灭感。去年6月,德国《明镜》周刊将白俄罗斯称为“欧洲新的东方朋友”,在评论欧盟邀请卢卡申科访欧时写道,“春天降临明斯克,几乎仅是一夜之间”。报道说,卢卡申科参加欧盟峰会,这让人想起300年前俄国彼得大帝前往荷兰营建俄国与西方的关系,在明斯克的政治领导人看来,卢卡申科这次造访意大利走出了类似彼得大帝的一步,因为这位白俄罗斯总统长时间被西方摒弃,他11年未曾踏上西欧的土地。欧洲政策分析中心12月20日的文章似乎在怪罪卢卡申科太不给欧盟面子。文章说,没有人希望卢卡申科先生迅速放弃权力,我们的希望是他至少允许一些表面上的公开选举,约束自己不迫害失败者,这能让欧洲说一句他们对白俄罗斯的“接触”政策是有效的。文章还说,当前欧盟国家谈论最多的入盟候选国就是白俄罗斯,白俄罗斯的排位比乌克兰和土耳其都靠前。
西方担心“民主衰退潮”?
  美国新闻网站thefastertimes20日刊文评论说,2003年-2005年一波颜色革命给格鲁吉亚、乌克兰带来了政权更迭,但这一波颜色革命没有持续长久,2005年的阿塞拜疆选举、2006年的白俄罗斯选举都出现了示威,但国家展示了力量之后,这些示威被迅速平息。选举后的动荡在伊朗等多国出现,但“颜色革命”自从2005年以来就未曾再被成功复制。加拿大《环球邮报》20日将白俄罗斯总统选举称作“令人沮丧的一段插曲”。文章警告,从科特迪瓦到白俄罗斯,有争议的总统选举显示反民主力量仍然强大。英国《卫报》说,尽管卢卡申科权力没有变化,但白俄罗斯这个国家在过去15年中的变化仍然很大,摇滚乐、地下出版物和俱乐部大量出现,它的经济增长是邻国乌克兰的两倍。这是一种中国人的模式,或者新加坡人的模式,卢卡申科确信这是最适合白俄罗斯的模式。德国《明镜》周刊说,白俄罗斯在世界投资环境上排名前十,经济和政治的稳定,让这个小国更加自信。
  《华盛顿邮报》21日评论认为,白俄罗斯的选举是一场“自由西方”与“专制东方”的对决,而卢卡申科的“胜利”意味着,“在经过与自由西方和专制东方长期的暧昧之后,这位白俄罗斯独裁者作出了选择”。上月,德国和波兰外交部向明斯克提出:作为对白俄罗斯举行自由选举的回报,欧盟向其提供一项重大援助,扩大边界的开放,以及深化经贸和政治关系的可能。但事实上,对于不受欢迎的独裁者,西方除了自由贸易和一体化及经济增长的长期可能性之外,没有什么其他可提供的胡萝卜了。在欧洲的东半部,“西方衰落”似乎显而易见:美国和欧洲,既缺钱,又没理念,无力扶持白俄罗斯反对派;而俄罗斯石油资金再度充盈,并且同意支持卢卡申科。
  美国《华尔街日报》从更大视角评论说,几年前,世界刚经历了一波民主浪潮,而如今世界正遭遇一场“民主衰退”。上月缅甸的将军们自信能操纵国会选举,海地总统选举则把暴徒招到了大街上。在非洲,科特迪瓦两个候选人都宣布赢得总统选举,国家处于第二次内战边缘。每一个例子都有所不同,但反映了同一个趋势。俄罗斯、泰国和委内瑞拉出现民主倒退,伊拉克、黎巴嫩和土耳其获得了进步,但在中东民主倒退势头随处可见。《华尔街日报》称,民主衰退的原因在于艰难的经济时期会导致艰难的政治,一些专制国家利用了平民的经济焦虑扩张了它们的政治权力,高油价支持了查韦斯、普京等人。另外,如今被国内事务羁绊,美国公众没有多少兴趣去传播民主。文章呼吁,全球民主衰退不利于美国的利益,奥巴马和希拉里应该扳回这个势头。
“卢卡申科:从农民到永恒”
  俄罗斯媒体以“从农民到永恒”概括卢卡申科。俄新社18日的文章写道,被美国斥为“欧洲最后独裁者”的卢卡申科,可能是苏联遗留下来的最顽固政治人物。他出身于白俄罗斯一个贫穷的农村地区,在苏联时代跃升为一个集体农场场长,上世纪80年代末参与政治。苏联开始解体时,他作为白俄罗斯议会的一名议员,在1991年宣布支持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强硬派政变。他是那年投票反对取消苏联和建立独联体的唯一一位白俄罗斯议会代表。1994年卢卡申科掌权,承诺国家控制经济和安全,这对当时目睹邻近的俄罗斯休克疗法带来巨大破坏的白俄罗斯人很有吸引力。文章说,卢卡申科不掩饰自己的专制倾向,热衷铁腕治理国家。为了证明强人领导的好处,他说过这样的话:“德国能从废墟中站起来得益于强力统治,并非希特勒的一切都是不好的。”
  路透社在评论卢卡申科时说,他爱好曲棍球,他善于挑拨渔利,这反映了这个1000万人口的国家处在俄罗斯和欧盟及北约之间的现实。
  卢卡申科长期执政是一些人批评他的重要话柄。俄新社说,1996年,卢卡申科解散了议会,加强对司法的控制,白俄罗斯成为一个总统制共和国。2004年卢卡申科将近两任,为了谋求继续当总统,他首次修改宪法,在全民公决后,取消最多任职两届的限制。德新社日前引述“维基解密”组织刚公开的一份2006年的文件说,美国外交官称卢卡申科永远不会主动放弃权力。在被问及可能的接任者时,卢卡申科说的是当时他4岁的儿子尼可莱,“如果我们要谈论这个问题,那么我将提到的是他,他是一个伟大的小家伙”。
  《爱尔兰时报》一段有些无奈的评论似乎道出了白俄罗斯的现实:对于白俄罗斯很多人来说,卢卡申科是白俄罗斯主权和稳定的化身,这些人希望稳定,他们在意工资和养老金,害怕近年来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国在亲西方领导人统治下的不确定。该报引述德国外交关系协会专家的话说,反对者被驱散,明天没人记得这些领导人。白俄罗斯的局面只有在反对卢卡申科的力量来自体制内时才会改变。但迄今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活动安排】 8月29日至9月26日彩排按照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8月29日至9月26日期间,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陆续举办涉及阅兵、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庆祝活动相关内容的演练活动。9月中下旬举办成就展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全文]
    2009-09-15 10:59
  • 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全文]
    2008-06-10 19:49
  • 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曳公布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 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条例》包括6 章38 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全文]
    2008-11-19 17:05
  • 审计署公布2007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他履新以来的第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对今年审计报告的特点,刘家义认为,进一步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了绩效审计力度,注重从体制、[全文]
    2008-11-20 16:1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