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4省区3000家药店卖假药

近日,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侦破两起特大假药案件,涉案金额1300多万元。假药贩子利用在配货站购买的几毛钱一条的药店信息,将百余种假药推销到黑、吉、辽、内蒙古四个省区至少3000家药店,牟取暴利。数量众多的假药是如何顺利地进入这么多药店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警方破获特大假药案
据道外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傅强介绍,今年5月13日,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到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这家公司今年3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发现价值1万余元的假冒“葵花胃康灵”胶囊。经有关部门鉴定,这些胶囊是假药,由黑龙江省金辉医药有限公司经销,由哈尔滨市道外区三机街某物流发往锡林浩特市。
当日,道外公安分局以涉嫌销售假药对金辉医药有限公司立案调查。警方经过三个月的工作查明,这是一个销售假药的犯罪团伙,主犯为邸建红,王某等4人受邸雇佣,负责联系销售业务和收发假药。在办案过程中,民警又发现以齐海波为首的另一销售假药团伙,该团伙涉案嫌疑人4名,以同样的方式从事假药购销活动。
近日,道外公安分局采取收网行动,一举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破获这两起特大假药案件,缴获假药800余箱,总价值160余万元,涉及121个品种。
经审讯,2010年以来,邸建红、齐海波等人从广东、河南、浙江、陕西等地低价购买成品假药,再假借汽配、塑料型材、普通货物等名义,通过物流公司销往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3000余家药店,涉案金额1300多万元。
假药以“热销药”为主
民警在办案中发现,两个团伙购销的假药均为常用药品、热销药品,有感康药片、复方安芬胺烷片、胃康灵胶囊、金珠明目胶囊等。假药的覆盖面很广,警方扣押犯罪物证时,发现50多个品种的假药,在假药团伙的电脑中则可查到150多个品种。
据药监部门介绍,此类常用药副作用小,群众即便使用了假药也不易觉察,而且这些药品在药店销售时与正品价格一致,很难被发现。
据道外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王永刚介绍,齐海波是黑龙江省肇东市人,他在哈尔滨市经营一家药店,一直没怎么赚钱。2009年,齐海波参加一个药品推介会时,收到不少名片。一个名片上称低价出售热销药,齐海波看着心动,就拨打了名片上的电话,对方告诉他,低价药就是假药,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在低价的诱惑下,齐海波开始购进假药,通过空车配货的方式发到哈尔滨,再以哈尔滨为集散地,卖往黑龙江各地以及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
齐海波是邸建红的姐夫。邸建红在哈尔滨也经营一家药店,看到齐海波卖药发了财,邸建红也心动了,在齐的“帮助”下,从2010年10月开始售卖假药。虽然贩售假药,但邸建红从来不在自己的药店卖假药。
据傅强介绍,齐、邸二人十分警觉,他们购药、售药全用假名和假身份证,从不用药品包装箱,而是以建材、食品、文教等名义包装。假药团伙以天进、鑫伟源、金辉等多个公司的名义对外售药,频繁变换公司名,不断变换仓库地点和经营地点。制售假药的上下线使用多个名字和电话并经常更换,频繁使用假药代号。仅邸建红一个团伙就使用电话20余部。从寄送过程来看,涉案人员将假药重新包装或混在其他物品中以逃避检查。从资金支付来看,涉案人员使用假身份证件开户,通过网银、电话银行、外地存现和由物流公司代收等方式。
 几毛钱一条的信息打开市场
但是这么多的假药是如何打开市场,进入3000家药店的?
据介绍,齐海波发现,有的物流公司手里有药店的地址和联系方式,遂以两毛五至一元钱一条不等的价格购买了大量药店信息,雇佣人员进行电话推销。促销员以金辉医药公司等多个公司的名义进行电话推销,由于价格便宜,这些包裹着“特价药”外衣的假药很快就被推销出去。
据警方介绍,假药团伙开设了多个虚假的公司售药,制作了假的公司印章和资质文件,卖药时也出示给药店,消费者看不出是否为假药。
据警方介绍,即使在包装等方面看不出来,因假药的进价比市场价要低,也应能感觉出里面有问题。只要对其资质和药品的真假进行网上核实,就会真相大白,但很多药店都没有这么做。
记者从两起案件的销售明细表上看到,假药案涉及药店大多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据分析,这些地区缺医少药,用药者中很多是农民,对假药的防范、识别能力不强。
记者从黑龙江省警方获悉,11月,黑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还组织全省各级经侦部门,会同药监部门对全省涉案药店开展了集中清查活动,共清查涉案药店2881家,立案204起,移交行政处理163起,缴获假药200余万片。
有关人士认为,药品关系到群众的身家性命,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药店进货渠道的监督管理,加大监管的力度。药店也要本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防止假药流入药店,坚决杜绝假药上柜。
                                                                    (新华社)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