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黑作坊血脖肉做馅给数十家包子铺供货

继一个“香精包子”培训机构被查处之后,9月15日上午,北京门头沟区食品办会同区工商、质监、公安等多部门,对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的一家制售劣质包子馅料的无证作坊进行查处,并从中寻获多种香精添加剂。记者此前暗访发现,该黑作坊所制作的肉馅并无检疫证明,每日被送往北京数十家包子店内加工使用。
※记者暗访
■黑作坊深更半夜送货进城
8月2日晚,位于北京国贸建外SOHO的蒸功夫包子店早已收摊。零时许,一辆白色的运货车在包子店门口停住,车上共有三名男子,其中一人下车,手上拿着一大串钥匙,走向包子店开门。另外有人从车上搬出一个个塑料盒子。10多米外,空气中可闻到一股韭菜的味道。包子店里,其中一名男子将塑料盒子放进冰柜。大约3分钟后,几人关灯锁门,驱车离开。
记者一路跟踪,发现这辆车共送了11家店,这些店都挂着“蒸功夫”的牌子。8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一个写着“北京恒运天鸿物流有限公司”的大院。走进大院,里面有一个约两百平方米的仓库,门口写着“北京蒸功夫包子配料中心”,但大门紧闭,厂房里发出隆隆的机器响声。据该物流公司的工人称,这个仓库是“蒸功夫”租用来加工馅料的,由该公司出车配送。下午4点多,一辆面包车停在配料中心的门口。一名穿着橙红色衣服的工人打开车后盖,取出数十个装满肉馅的红色塑料袋子,搬进配料中心。记者跟着进入配料中心,10名工人正在工作。一大推装有肉馅的红色袋子堆放在地上,工人称这些肉已被铰碎,他们只要在里面加调料就可以。半个多小时后,一中年男子骑着三轮车前来送货。该中年男子说,他给配料中心送鸡蛋,有时顺带送一些肉,“这些肉都是他们自己吃,包子肉馅专门有人送。”
■商贩称“血脖肉没人要,主要做包子”
一位曾在挂有“蒸功夫”招牌的包子铺打工的王先生称,很多包子店使用劣质肉,包括血脖肉。使用香精,就是想借此去除馅料中的味道。王先生说,肉送到加工点后不过1小时,肉就会散发恶臭味。打开后,里面什么肉都有,有血脖肉,还掺鸡肉。记者在回龙观城北市场的鲜肉批发店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平均在每斤15元。该市场一女商贩称,用作包子馅料的包括碎肉和卖剩的肥肉、血脖肉。血脖肉不去淋巴每斤6块,其他碎肉和血脖肉混杂7块5左右。“这些垃圾肉,平时都没人买,主要是做包子的用。”
■“黑作坊”说曾供货 “蒸功夫”不承认
“做包子用血脖肉算好的,只要把淋巴结全剔掉就行。”北京蒸功夫餐饮公司的一名刘姓负责人表示,他们用的是10.5元一斤的肉,“我们用的肉好,七八块钱的肉我们不用。有便宜的才四五块,这些都不是好肉。”记者暗访时,据黑作坊的老板称,他们给北京市各区县的包子铺提供肉馅,其中包子铺主要集中在朝阳区。此外,蒸功夫配料中心的肉也是由他们提供。对此,蒸功夫餐饮公司董事长曹玲表示,“蒸功夫”包子直营店所有进货肉品均有检验检疫报告,每日的成品包子也都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合格。
※查抄黑窝
■“血脖肉”加工点 屋里放着敌敌畏
9月15日中午,门头沟区食品办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该黑窝点进行查抄,收缴储藏与冰库内的分割肉以及肉馅。当事人冷某称,这些肉馅是用7块多钱的肥膘与15块钱的纯瘦肉混合在一起制成的。但被问及为何只以每斤8元的价格出售时,冷并未答复。冰库内还扔着北京某肉联厂的槽头袋子。
警方表示,据冷某供述,他们使用的这些肉从大兴购买。执法人员在屋内寻获众多贴有“芝麻香精油”、“猪肉香精”、“老汤精膏(牛肉)”等标签的香精添加剂。而在其中一间平房内,3瓶敌敌畏放在墙角。质监部门执法人员介绍,按照相关规定,在食品加工场所内不允许放置此类物品。
■“黑作坊”账本显示“涉案金额巨大”
门头沟区动物检疫工作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作坊内共有猪肉馅208公斤、牛肉44公斤,在冰库里有2包猪肉分割肉50公斤,4包牛肉分割肉75公斤。各类肉品均无检验检疫标志,被认定为来源不明。而据执法人员查获的账本显示,该黑作坊所涉馅料交易金额巨大。门头沟区执法部门表示,将对其立案调查,如果情节严重,将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门头沟警方称,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相关新闻
“香精包子”培训公司QQ上还在招生
针对此前媒体报道的“香精包子”培训公司——北京金辉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金辉公司)涉嫌商标侵权和虚假宣传,工商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15日,金辉公司的招生网站已关闭,但记者发现,在QQ上以金辉公司名义的招生仍在继续。
15日,记者从丰台公安分局了解到,在接受警方调查后,刘茂广等金辉公司员工已离开派出所,目前案件已移交工商部门处理。丰台工商分局有关人士表示,金辉公司涉嫌商标侵权和虚假宣传,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综合《新京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