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天津定点屠宰厂公然注水

      新春佳节,是每年猪肉产销量最大的时期,但记者随同天津市有关部门在一个政府定点屠宰企业突击夜查时发现,这家企业竟然趁节日之机大规模生产注水肉。
                       【突击夜查】
             “放心肉”注水被抓“现行”
  最近,有市民举报天津市西青区西辛源屠宰厂(又称三顺屠宰厂)及周围的一些屠宰厂长期大量生产注水猪肉。1月16日21时,记者随同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突击夜查这家屠宰厂,果然抓了个“现行”。
  经过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记者随夜查人员来到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中辛口村西的天津市西辛源屠宰厂,但见厂里灯火通明。夜查人员进入厂区后直奔待宰猪圈,但找不到门,经过仔细寻找,终于在屠宰车间吊猪处的后面发现一个小铁门。推门时发现铁门被人用身体死死顶住,夜查人员便同顶门者展开了一番较量。终于,三个夜查人员同时用力推开了铁门。
  门后是一座600平方米左右的待宰猪圈,用不到1米高的砖墙分隔成10多个待宰猪栏。大量铁钩子、塑料短水管、水桶、带血的尖刀和几瓶不明液体杂乱地丢在圈里,显然是厂内人员慌乱中来不及清理留下的。夜查人员告诉记者,待宰猪圈应该是活猪屠宰前禁食、禁水、静养的地方,不应该有上述东西,这些物品显然是给猪注水用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厂大门口停放的冷藏车上竟然印着“放心肉”几个大红字。闻讯而来的屠宰厂厂长伊顺普说,他刚从外面回来不了解厂内情况,不知道有注水行为。
  这个厂日屠宰生猪400多头,大多销往天津市南开区等市场及周边省份。
  夜查负责人指出,西辛源屠宰厂生产注水肉证据确凿,当场责成西青区政府对该厂采取停产、扣押注水猪和注水肉等措施。
                     【监管方面】
           谁来监管“红帽子”企业

  近年来,天津市为打击注水肉和私屠滥宰违法行为,多次部署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窝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据业内人士反映,对戴着定点企业“红帽子”的屠宰厂生产注水肉和病害肉,监管却存在着难题。
  一是诚信承诺成为空话。天津全市36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近几年多次承诺生产放心肉,绝不生产销售注水肉、病害肉,但许多注水肉恰恰出自其中一些屠宰企业,目前已经有两家定点企业先后因群众举报生产注水肉而被取缔。为了打击注水肉,天津市有关部门曾搞过多次“零点行动”,夜查屠宰厂,但这一行动经常走漏风声,往往无功而返。
  二是驻厂监督人员不管注水肉。目前,天津市各定点屠宰厂都有驻厂检疫员,他们是政府派驻的唯一官方监督人员,但目前有关法律法规没有授予他们管理“注水肉”的权力。
  西辛源屠宰厂的检疫员孙瑞说:“我们只管病害猪,不管注水肉。”
  从2002年至今,新华社记者曾与《中国食品报》记者一起,多次对天津市注水肉问题进行报道,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根据记者反映的情况采取了多次行动,但注水肉屡打不绝。
                        【专家支招】
         怎样确保百姓吃“放心肉”?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指出,生猪屠宰属于食品安全事件易发的高危行业,但如今天津生猪屠宰行业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谁不注水谁吃亏的现象,这是监管部门的失职。
  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吴锁贵说,近年来,天津市对私屠滥宰与注水肉问题确实下了力量进行多次整治,却管不住、打不绝。其主要原因是现行监管体制设计有缺陷,该管的部门没人在现场管,唯一在现场的部门又没权力管。
  吴锁贵说,按现在规定,生猪定点与打击私屠滥宰的主要监管责任属商务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商务部门既缺队伍又缺专业管理经验,需会同卫生、环保、畜牧、工商等有关部门一同联合执法,有时还得拉上公安部门。不仅协调难度大,执法成本高,还容易走漏风声,导致监管乏力。
  面对目前生猪监管体制“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如何保证老百姓吃放心肉?有关专家表示,应当化繁为简,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实行有效的专项整治,从三个方面重拳出击:
  一是强化屠宰现场的源头监管。在目前体制和有关法律法规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政府应尝试把对注水肉、问题肉的监管全权赋予驻厂检疫员,由其统一管理并明确职责;或者借鉴国家治理还原奶和三聚氰胺事件的做法,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向屠宰厂派驻驻厂监管员,授权实行严格的监管和责任追究。
  二是净化市场环境,大力压缩现有定点屠宰企业数量。天津市现有的34家政府定点生猪屠宰企业,良莠不齐,一些企业用低价格的注水肉竞争市场,导致部分现代化大型屠宰企业破产或惨淡经营。有关部门应“抓得少一点,管得好一点”。
  三是利用社会力量加大监督力度。比如可以采取奖励措施,鼓励群众举报生产注水肉和私屠滥宰违法行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