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宣化区电子警察“高频执法”遭质疑

         一辆车接连被电子警察抓拍违章29次,这或许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是,在张家口市宣化区,类似的一辆车多次甚至十几次、几十次违章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当地,几乎每周都有2000余车次的车辆被电子警察抓拍违章。记者了解到,与违章车辆的庞大数量相呼应的,则是当地众多车主对交通电子警察设置的强烈质疑。
        
      一辆车一期公告违章29次

         张家口市宣化区的武先生是一辆私家车的车主,2008年年底他的车子到了年检的时候,13个电子警察的违章罚款记录却让他非常头疼。他告诉记者,从2008年3月份宣化区各个红绿灯路口安装了电子警察之后,他的车连续被抓拍违章,自己却全然不知。
         有了被抓拍违章的教训之后,武先生开始留意起了有关电子警察的一些问题。由于家中订阅了一份当地的报纸,武先生开始积攒刊登在上面的宣化区每周的交通违法车辆公告。
         3月20日,武先生给记者拿出了从2008年3月份起他收集的刊登有交通违法车辆公告的报纸。记者仔细翻阅这些报纸后发现,该报几乎每周的周二及周四都刊登有宣化区交通违法车辆公告,每期公告的违法车次均在1000余车次左右,如此算来,宣化区每周的违章车辆达2000车次左右。
         在武先生的介绍下,记者发现,在这些大量的交通违法车辆公告的信息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许多被公告的违章车辆的违章信息不止一次,在这些公告的违章信息中,一辆车一期公告中违章信息七八次、十余次几乎是极为平常的事情。武先生还给记者特意找出了几期公告,分别为今年1月13日的一期公告中,一辆牌照为冀G5607X的小型车违章达19次;2008年12月25日一期的公告中,一辆牌照为冀GA620X的车辆违章达23次;今年1月6日的一期公告中,一辆牌照为GF333X的小车违章次数竟高达29次。        
        电子警察多为车主诟病
         “一期的公告中就有这么多的违章,那一辆车一年下来得有多少次违章?”武先生对记者说,“这太不正常了。”武先生说,宣化区这样的一个小城区,每天有这么多的车违章,车辆违章频率如此高,不能不说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在走访了部分宣化区的小车车主,以及从宣化各个网络论坛上搜索相关的帖子,记者发现,在宣化区,群众对当地交通电子警察的诟病颇多。
         3月19日,在宣化区交警大队的楼前,一位前来缴纳罚款的车主对记者说,“你上大街随便拦一辆车,肯定有电子警察的罚款,而且肯定不止一次。”记者接着询问了几位前来办事的当地小车及货车车主,他们说,他们手中都有电子警察的罚款单,有的是寄到家的,有的是从网上查到的,对于宣化区电子警察抓拍罚款,这些车主都已经习以为常。
         对于电子警察的问题,许多网友将其归咎为宣化落后的道路交通条件。
         记者了解到,宣化几条设置电子警察的道路多为双向四车道,道路比较窄,而且人车混行的情况也十分突出。许多车主抱怨,在马路上,一不小心躲一躲骑自行车,就有可能被拍到轧黄线。也有网友指出,宣化这样交通设施落后的城市根本不适合使用电子警察。
         同时,电子警察抓拍大量车辆违章信息,也让许多车主质疑交警部门设置电子警察的初衷,是为了规范交通,还是为了罚款?在宣化,甚至有许多车主传言,电子警察是当地交警部门与私人合伙经营的,罚款后利益分成。
         与诟病电子警察的呼声相比,也有网友认为,电子警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道路交通秩序,对于城市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而之所以违章车辆较多,是由于许多车主行车习惯的问题,一些网友说,“等习惯就好了”。
        
      6处电子警察顺应呼声撤掉

         记者从宣化区交警大队了解到,宣化区的电子警察系统于2008年3月初正式投入使用,最初共有17个灯控路口设置有电子警察。
         据该队副大队长王江介绍,电子警察运行约一个月左右时,由于“车主反映比较大”,后来通过征求意见,7月份又取消了6处,分别为两处轧黄线抓拍,四个红绿灯路口抓拍。这些被取消的电子警察,都是由于“道路状况复杂,制约电子警察发挥作用”。到目前为止,该市共有11个灯控路口的电子警察实施违章抓拍。
         对于宣化区违章车数量太多,频率太高,群众质疑电子警察设置的问题,王江队长说,电子警察抓拍违章都是“客观的,公正的”。对此,王江还介绍说,宣化区各个交通路口设置电子警察之后,到目前为止,交通秩序有着明显好转。对于许多车主传言的所谓电子警察是交警部门与私人合伙经营的问题,王江予以了否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