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烟台汽车站5年竟成楼垮垮

        日前,烟台市汽车东站的大楼上挂出了醒目条幅,上面写着:大楼随时垮塌!请勿靠近!据悉,该站于2001年底开建,2004年6月竣工,耗资近4000万。但仅仅5年左右的时间,车站就成了一座危楼。当地老百姓套用时下的时髦用语称之为“楼垮垮”。
钢筋几乎锈蚀成了粉末
        近日记者进入汽车东站大楼探访。据烟台汽车东站安全科科长陈培合介绍,该车站200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仅仅半年后,候车大厅的天花板就出现了水泥块脱落的现象,“刚开始是发现水泥块开始鼓包,后来就自动往下脱落。经过检测,可以看见里面的钢筋由于风化而膨胀,膨胀以后钢筋粉末把水泥块顶下来。”
        记者看到,在这栋建筑面积将近两万平方米的大楼里,墙体脱落、钢筋锈蚀的现象比比皆是,连承载楼梯的大梁也没能幸免,被严重锈蚀的钢筋几乎都成了粉末状。据悉,大楼投入运营后不久就发生了事故,当时水泥块掉下,将两个乘客砸伤。
3年前鉴定8项不合规
        其实早在2006年4月,山东省建科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测试中心就对该楼部分楼层出具了鉴定报告,并做出了8项不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鉴定结论。还直接指出屋面的保温层中夹杂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编织袋、塑料袋及木条等杂物,造成安全隐患。
        去年7月,测试中心再次对大楼进行全面检测。相关专家在检测报告中表示:仅仅4年,锈蚀速度如此之快,是少见和惊人的;该工程的质量问题如此严重,是非常罕见的,须刻不容缓采取措施。最后检测中心还给出了车站应予以拆除的处理意见。
烟台交通局长亲自定标
        据烟台汽车东站总经理傅志良介绍,汽车东站是由烟台交通发展公司(民营企业,法人代表是傅志良)和烟台市交通局合资兴建的。
        傅志良表示:“有公开招投标,但只是走过场而已。”傅志良介绍,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他们曾在交通局基建办公室里四个人开会,商定用烟台市最大的国有建筑公司——烟台市建设集团,但交通局局长权良宝非得用清泉建筑公司(当地一家村办企业)。
■ 回应
烟台市委责成查清全部事实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烟台市委、市政府获悉,烟台汽车东站工程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被媒体曝光后,烟台市委、市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及时查清全部事实,依法依纪处理。
        据介绍,自2008年9月以来,烟台市政府已就汽车东站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针对工程涉及的违法违纪问题,烟台市监察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 追问
到底谁能保障我们的建筑安全?
        烟台汽车东站不久前挂出了一个公开警示的条幅:“大楼随时垮塌!请勿靠近!”一座投入使用仅5年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居然成为面临垮塌的严重危房。联想到今年以来发生在各地的“楼脆脆”“楼歪歪”等建筑安全问题,“楼垮垮”事件再次向人们敲响了建筑质量安全的警钟。
        对于建筑业而言,看似严密的监理、验收等一道道“堤防”相继失守。人们不禁要追问:我们的建筑质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谁来保障我们的建筑安全?
        招投标环节出了问题,监理的环节仍然可以把住质量关。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出了问题,最后一个关口工程验收同样可以检出质量问题。但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出具的验收证明中这样写道:汽车东站主体工程,结构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基本达到相应验收规范的规定。
        在汽车东站建设的过程当中,招标、承建、监理、验收,只要有一个环节发挥了作用,“楼垮垮”都不至于出现。结果是,四个环节都没有把住关。更为离奇的是,问题已经暴露了长达4年,当地却还没有一个部门对此展开全面的调查。
        “楼垮垮”的警钟已经敲响,人们期待“楼垮垮”的真相更快大白于天下,人们更期待“楼垮垮”的警钟能为保障建筑安全而长鸣。
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重庆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