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华夏银行石家庄一支行被查处

  “存一万返30元现金,存款越多返现金越多”、“只要存款即有礼品相送……”为抢拉存款,不少银行不惜血本推出各种存款赠礼活动。这种违规揽储行为遭到了严肃查处。昨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华夏银行石家庄建华支行、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等银行违规揽储行为。
多家银行违规揽储被查处
  银监会表示,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充分利用非现场监测、信访举报、媒体披露等渠道,加大对各类违规揽存行为的明察暗访,并采取措施处罚了一批违规机构和个人。并通报了发生在上海、石家庄、济南、温州、深圳等城市的商业银行违法揽储案例,涉及广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6家银行。
  其中涉及石家庄的违法揽储行为是“有奖储蓄”。银监会表示,河北银监局针对华夏银行石家庄建华支行有奖储蓄行为,及时约见华夏银行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管谈话,并责成华夏银行对该支行大堂经理给予离岗培训、责令检查并扣罚奖金等处罚,给予个人客户部经理及个人业务分管副行长扣罚奖金等处罚。
  深圳是本次通报的案件中查处银行最多的一起,涉及4家银行。分别是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平安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家银行。目前,这四家银行都已结合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合规意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检讨和整改,并对分行负责自查的责任人、相关支行行长等进行了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
四类违规揽储行为遭痛批
  银监会表示,违规揽储行为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擅自提高利率;二是采取暗记高息、上套利率档次、有奖储蓄、减免或报销其他业务手续费、赠送实物或现金(包括提货卡、有价证券等)、提供境内旅游、支付客户子女入学费、安排亲属就业等方式变相提高利率;三是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储费、协储费、手续费等不当费用;四是借办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业务名义向客户返现金、送礼品。
  “违规揽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要从严处罚,绝不姑息,要从源头上防治违规揽储行为。”银监会表示,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改革以存贷款时点规模为核心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风险与约束相称、激励与问责平衡、当前与长远兼顾”的激励机制。
银行仍面临存款压力
  一方面银行要拿出钱来吸引存款,另一方面又要冒着被查处的风险,为什么银行都乐于铤而走险呢?
  “存款送礼并不是银行的一时之举,实际上,存款赠礼活动早就存在过,只不过今年的‘揽储大战’相比以往更激烈,力度也更大。”石市某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银行加大力度“揽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促成的。今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部分银行资金吃紧,尤其是中小银行表现更明显。另一方面,去年各家银行放贷量大增,存款普遍吃紧。而且受国家政策影响,消费贷款支出在加大,一些商业银行存贷比逼近监管“红线”,不得不血拼“揽储”。
  事实上,银行类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四家银行贷存比超过了75%的监管水平,面临较大的存款压力。而中国银行(3.38,0.04,1.20%)、中信银行(5.30,0.21,4.13%)、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上半年的贷存比例也都超过了70%。
  国信证券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6月末多数银行的贷存比指标只是勉强达标,加上7月存款的增速明显放缓,吸存的压力对于中型银行会一直存在,下半年存款成本仍会有上行的压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