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最牛烟草局长”调查10月无果

据新华社 广东省汕尾“最牛烟草局长”陈文铸,涉嫌多项腐败被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查长达10个月之久。即使从今年 1月14日正式立案调查计算,至今已超过规定的 6个月最长期限,可是迟迟不见有关部门公布最终调查结果。
首次调查失实,
责任无人追究?
对广东省汕尾市烟草局长陈文铸的调查始于2010年10月。当时,一批被解聘的烟草职工实名举报陈文铸涉嫌多项腐败,相关内容的网帖被纷纷转载。迫于舆论压力,省烟草局人事劳资处成立调查组。2010年11月2日,这个调查组发给汕尾市委宣传部的调查情况称,“据初步调查,上述职工反映的情况基本失实。”
但事实表明,这个调查组所做结论可谓“罔顾事实,黑白颠倒。”
当地烟草职工举报陈文铸的主要内容包括3年间进出港澳65次、违法持有两本不同名字的护照、倒卖高利润名烟牟取暴利、违规调入和提拔亲友数十人、“天价招待费”等。而记者及有关纪检部门调查发现,烟草职工举报内容基本属实,并且实际情况比举报更加严重,诸如作为处级领导干部的陈文铸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一胎,多年来无人查处;家庭财产状况与工资收入严重不符合等。
记者还了解到,省烟草局调查组在调查程序上存在明显问题:作为对本系统职工信访举报内容的调查,居然没有找这些当事职工了解情况。
烟草内部人士披露,在省烟草局个别领导授意下,该局人事劳资处一名副处长亲自带队去汕尾,转了一圈后做出那个“调查结论”。
巨额发票漏洞,
涉及重大案情?
据知情人透露,联合调查组有人认为,陈文铸“经济上没有多大问题,因为公款吃喝在哪里都有”,这个看法甚至一度成为联合调查组某些人的主流观点。
而相关调查和已披露的资料显示,陈文铸掌管下的汕尾市烟草局近年在业务招待费报销上,漏洞百出,涉嫌重大经济问题。
首先,金额上百万元的部分凭证后所附发票号码存在不规则联号情况。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税务部门人士分析说,这不排除“买发票报销以套现并将所买发票故意打乱报销”的可能性。
其次,大量使用“不合规”发票甚至假发票报销,金额超过百万元。
最近公布的有关方面对陈文铸离任审计报告透露,汕尾市烟草局在报账、支付外部单位业务往来时大量使用现金,经抽查2010年度万元以上的大额业务招待费共870多万元,基本上采用现金报销。调查人员认为,未用转账方式支付,事实上已脱离监管。
经调查人员抽查,汕尾市烟草局2010年在业务招待费报销时,一些发票既无经办部门审核,又无财务部门审核,大量存在签名的经办人和证明人不了解业务接待事宜却签名经办的情况。
天价公款吃喝,
竟然不算违规?
记者调查发现,汕尾市烟草局尽管地处不发达地区,但近年来业务招待费每年达1200多万元,就连本单位食堂一天的招待费,最高也达到惊人的13万元。这个烟草局业务招待费,之所以年年飚出“疯狂天价”,原来背后有违规财务预算为之“撑腰”。
陈文铸曾辩解说,这个财务预算是公司董事会给的。“汕尾市烟草局的财务预算,实际上是由广东省烟草局说了算。”多位知情人告诉记者,汕尾市烟草局又名广东烟草汕尾市有限公司,其董事会有7名成员,其中5名来自广东省烟草局,包括广东省烟草局局长、1名副局长和3名处长,董事长由广东省烟草局长向晋成担任。
但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烟草局近年批准汕尾市烟草局的业务招待费预算,严重违反国家规定。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以汕尾市烟草局年均16亿元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计算,该局每年业务招待费最高不得超过800万元,但事实上,汕尾市烟草局被批准的业务招待费预算额度已达年均1200多万元,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仅仅是省烟草局局长一人,就兼任该省烟草系统20多个有限公司董事长。”知情人说,主要成员兼职太多,直接影响董事会决策质量,一个有限公司全年预算决算、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往往开半天会议,就全部搞定。
在这样的架构下,广东烟草系统屡屡出现令人“看不懂”的吃喝预算。记者调查发现,广东省烟草商业系统,仅业务招待费“一公”消费(不含会议费、打假经费、差旅费),近年来每年高达2亿多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