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为好吃竟往食品里加农药

每块1元的名牌巧克力、胀袋漏水的果冻……这些国家禁止销售的假劣食品,虽已在城市难觅踪迹,却在农村沉渣泛起。记者近日在山东省潍坊、莱芜、临沂等地市的农村发现,由于监管缺位等原因,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严重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假劣食品泛滥农村小卖部
记者在潍坊市奎文区随机找了一家公路边的农村小卖部,发现这里就是仿冒、假劣食品“专营店”——原本价格不菲的“德芙”巧克力和“喜之郎”果冻,在这里竟然仅售1元!仿照名牌食品“奥利奥”“好丽友”,店内出现了“奥森傲”“好利友”,后者每包售价仅1元。这里卖的“臭干子”牌辣条,透明包装内可看见白色菌落,已经发霉变质。
在山东莱芜、临沂一些农村地区,记者发现了类似情况。在临沂市白沙埠镇中心小学周边的小卖部,一些食品包装粗劣,品质低下,以较低价格吸引着小学生。
■“问题食品”价低利高
为追踪“问题食品”来源,记者近日来到潍坊市潍州路600号副食品批发市场。“潍坊农村的小卖部、小超市大多来我们市场进货。”这位批发商坦言:“进什么货要看小卖部开在哪里,城里有城里的货,农村有农村的货。”他承认,“问题食品”是专门供应农村市场的。
这些“问题食品”售价低廉,但利润并不低。记者调查发现,一包50袋的“火爆鱼翅”批发价为16元,小卖部的零售价为25元,利润率超过50%。
■食品里加农药提升口感
在潍坊市一家制作假劣食品的“地下作坊”,记者看到女工们正用手将食品装入印有“奥森傲”“好利友”的包装袋中,一些饼干、辣条、薯片散放在有杂物的桌子上,室内苍蝇飞来飞去,卫生条件恶劣。
记者在这家加工作坊的角落中,发现一个有刺鼻气味的塑料桶。经询问后得知,这竟是农药“甲胺磷”。加工人员说:“甲胺磷能提升食品的口感,只要控制好用量食用后就不会出问题。”
记者查询发现,这些“问题食品”大多产自山东、河南等地。谈到利润,一家“问题食品”加工厂老板坦言,“三五个人一年赚个三四十万不成问题。”
■农村成食品安全监管盲区
针对一些农村地区“问题食品”泛滥,记者向当地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反映时,其答复大都是有“苦衷”:由于人手不足,检测费用高、耗时长,基层监管部门无鉴定资质等问题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管不过来”。对于监管缺位,莱芜、临沂等地一些群众表示不满。“假劣食品被农村孩子当成零食,长期食用,简直就是‘毒药’,严重危害孩子健康。”
一些专家和农民认为,为确保农村食品安全,政府部门应联合开展“小卖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惩制售假劣食品的不法商家。从长远来看,则要通过体制创新,改变农村基层食品执法部门监管无力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 “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34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死亡事件”再起疑云 据《京华时报》报道,14日,李小娥(死者李丽云的母亲)的代理律师王良斌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律师函,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拖延治疗、急救措施不当是孕妇死亡的根本原因。王律师称,他发[全文]
    2008-06-12 19:45
  • 本报讯 (10月10日 ) 眼下打开电视机,各种手机直销广告随处可见,多宣称价格实惠,且功能超强,还打出炒股手机、待机王等概念。2007年昨天海淀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揭露手机电视直销广告的“五宗罪”。 电视直销投诉近来成为投诉的热点,上月北京工商、消协系统共受理144[全文]
    2008-06-12 23:11
  • 河南孟津耗资600万建校 教室门用料竟是玉米芯 [全文]
    2008-06-12 23:14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