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一边反腐一边腐

        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22日上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检察机关指控,2004年春节至2012年6月,被告人廖少华利用其担任中共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人民币共计1324万元。
“人前讲党风抓廉政,
人后搞交易收贿赂”
        落马前的廖少华,在许多人眼中属于“低调”“务实”的干部。贵州六盘水市某企业负责人如今聊起廖少华被查,还表示“出乎自己意料”,因为他觉得廖在当地任市长时名声比较好。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很多基层干部对廖少华的落马也感到“吃惊”“突然”,在黔东南州一位基层干部眼中,廖少华很“敬业”、很“勤政”、能“干事”。
        据记者调查,在任职地方党政一把手时,廖少华一直在塑造“高调反腐”的形象。担任黔东南州委书记时的廖少华曾与各县市和州直各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并多次对反腐倡廉重大问题作出批示。履职遵义市委书记后,廖少华也多次参与和主持重要反腐会议。
        廖少华在法庭陈述时表示,自己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是当地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失去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使自己成为人前讲党风抓廉政,人后搞交易收贿赂的“两面人”。
“温水煮青蛙”被朋友拉下水?
 10次收“朋友”394万元
        廖少华在庭审陈述时说,自己是“温水煮青蛙”被朋友拉下水的。从收自己最好的朋友陈春章的钱开始,打开了贪欲的大门,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记者在六盘水市采访时了解到,廖少华从六盘水到黔东南州再到遵义市,湖南籍商人陈春章一直跟随其左右做生意。
        在22日的庭审中,公诉机关指控,2004年春节至2012年初,廖少华利用其担任中共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接受盘县红果大酒店有限公司、六盘水市新华大酒店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春章的请托,为六盘水市盘县红果大酒店有限公司获取政府贴息扶持资金和技改资金、申请取得六盘水市相关信用社贷款提供帮助;为陈春章承揽榕江县体育馆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等事宜提供帮助。2004年春节至2011年8月,廖少华先后10次在其六盘水市宿舍、黔东南州凯里市宿舍等地收受陈春章给予的人民币共计394万元。
        廖少华陈述说,刚开始还惶惶不安,后来就心安理得,觉得自己收的是好朋友的钱不会有问题。自己在社交圈喜欢听奉承话,喜欢别人围着自己转,喜欢交各种各样的朋友。特别是在交朋友上,交了一批“讲哥们儿义气”有“铜臭味儿”的老板朋友。
        公诉机关的指控显示,廖少华在为朋友“帮忙”时手段多样,包括获取政府扶持资金、取得银行贷款、争取建设开发用地、承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催要工程款项等。
“听不得不同意见”
进入“圈子”的当“自己人”照顾
        公诉机关的指控显示,廖少华的受贿行为主要集中在其先后担任中共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期间,时间跨度从2004年春节至2012年6月。
        廖少华在法庭陈述中说,自己当领导时有时听不得不同意见,尤其是自己决定的事,觉得不同意见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在庭审中,公诉机关指控廖少华的另一项罪名是滥用职权罪。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廖少华担任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期间,在处理中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要求返还土地出让金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拒不听取黔东南州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又未调查核实和会议研究,强令黔东南州政府退还中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出让金,后又拒不采取补救措施,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310多万元。
        一方面“听不得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廖少华身边也“团结”了不少官员。据贵州当地一些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商界“圈子”,廖少华也有自己的政界“圈子”。对于进入圈子的官员,他一律当作“自己人”照顾有加。比如他在黔东南州任职时,一名颇具争议的干部不断有人举报,但仍不能阻止廖少华对其不断提拔。
        在廖少华落马后,他曾经任职的黔东南州有多名官员被查。据贵州省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涉及廖少华案的包括6名厅级官员,另有5名处级官员被立案调查,另有7人作组织处理。
最高检今年将
整合组建新的反贪总局
        据新华社 2015年最高检将调整职务犯罪侦查预防机构,整合组建新的“反贪污贿赂总局”,强化直接侦查、指挥协调、业务指导等工作,加强一线办案力量,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记者从21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获悉,去年1至11月各级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9782件53043人,立案人数同比上升7%,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3660人,依法对周永康等24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抓获和劝返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664人。
        会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坚持凡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办。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特别是对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深挖严查、一查到底。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坚决查办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案件。严肃查办工程项目、土地流转、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国企改制等领域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流失的犯罪,促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深化打击行贿犯罪专项行动。
        针对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特别是“小官大贪”,会议强调要加大查处力度,重视查办在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扶贫救灾、支农惠农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特别是政府惠民资金和专项补贴申报审核、发放管理、检查验收等环节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私分滥发等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严肃查处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
        会议还要求深入推进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严格执行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备案报告制度,完善与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协作配合机制,对重点人、重点案紧盯不放,布下天罗地网,绝不让腐败分子躲进“避罪天堂”、逍遥法外,在经济上捞到好处。
11省纪委晒2014反腐成绩
        1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纪委监察厅陆续召开发布会或以其他形式,晒出2014年度反腐成绩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广东、湖北、山东、河南等11个省份的纪委监察部门公布了去年党纪政纪处分情况,其中被查处的地厅级干部总计约370人。广东2014年查处的地厅级干部达95人,居全国首位,接下来的是山东省和湖北省,分别为43人(件)。河南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数量最多,达到22039人,其次是山东省15496人和湖北省9903人。
        据公开报道,2014年,河南纪委处分厅级干部40人,内蒙古处分厅级干部39人,云南查处厅级干部37人,江西查处厅级干部32人,贵州查处厅级干部21人,辽宁处分厅级干部12人。此外,安徽纪委在1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未公布查处的干部数量和厅级官员数量,列举了2014年被查处的7名正厅级官员。上海市纪委去年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39人,未公布查处的厅级官员数量。
        2014年各省落马的厅官,有不少人是因巡视被发现的。
                                              据人民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活动安排】 8月29日至9月26日彩排按照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8月29日至9月26日期间,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陆续举办涉及阅兵、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庆祝活动相关内容的演练活动。9月中下旬举办成就展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全文]
    2009-09-15 10:59
  • 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全文]
    2008-06-10 19:49
  • 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曳公布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 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条例》包括6 章38 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全文]
    2008-11-19 17:05
  • 审计署公布2007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他履新以来的第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对今年审计报告的特点,刘家义认为,进一步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了绩效审计力度,注重从体制、[全文]
    2008-11-20 16:1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