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煌尧周辉湘野东窗事发冶袁暴露的只是野2008年湖南高招腐败串案冶的冰山一角遥知情人士称袁从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到地方多所高校袁共有包括五名高校招生处长在内的20多人牵扯其中遥这是继2006年娄底二级运动员资格证书造假事件以来袁湖南教育界最大的一起腐败案遥
高校招生处长腐败“串案”调查
湘南学院4000 名面临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春节前夕的招聘因为冰灾被取消,距毕业离校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但用人单位的招聘会却迟迟未能举行。
“双选会没能开成,和我们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马力煌被抓有关。”鲁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据了解,马力煌被检察机关“带走”是在3月18 日。引人注目的是,带走马力煌的是长沙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知情人士称,和马力煌同时被检察院带走的,还有湖南的另外四家高校招生处的处长,原因是涉嫌倒卖高考指标。
家产约120 余万
在同事眼里,马力煌大权在握,“经常开着价值30 多万的马自达轿车出入校园”。
湘南学院副院长王晓成向记者介绍,马虽出身永兴县一贫困农家,但凭借着当地稀有的矿产资源,财权两旺,“他的两个兄弟经营金银矿生意,倒腾金银,很富有。”
对于马力煌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检察机关带走,王晓成困惑不已。
王晓成说,检察机关当时查明,马的家产数额约120 余万元,其妻平时喜欢炒股,有股金60 多万元。
跑指标的“能人”
知情人士称,补录、追加高考招生计划、艺术招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一直是高校招生中的灰色地带。
马力煌最忙碌的,亦是每年高考后的七八月份。
“他经常去湖南省教育厅跑招生计划。”王晓成说,部属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都由湖南省教育厅分配,基本上是给多少指标,就录取多少人,“但被录取的学生中,往往有一部分放弃就读,这种情况在湘南学院尤为突出。”所以,每年招生期间,教育部门都会给各院校追加一些指标。获得越多的追加计划,就意味着可以招收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跑计划”往往成为一些高校的公关重点。
在湘南学院,招生就业处是一个特殊的处室。不仅财力丰厚,还享有其他院系、处室无法得到的特殊待遇。如财务为实报实销,招生人员出差一般都乘飞机。
一位曾在该校招生就业处工作的教师对本刊记者说,如果到省里追加的计划指标多,
学校会奖励工作突出的工作人员。2005 年秋,学校曾安排马力煌到新、马、泰旅游。
“找马处运作”
湘南学院音乐系大三学生张聪(化名)向本刊记者介绍,艺术、体育类招生考试,由于其评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主观”色彩,所以就给一些人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各地一直流传着“四月肥”的说法(此类考试一般在四月份)。
虽然各大高校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专业考试的相关条款,加大了打击拉关系、走后门、暗箱操作现象的力度,但这样的事例仍然存在。
对于艺术考生招生工作的流程,王晓成介绍:招生老师到达目的地后,与当地教育考试院取得联系,然后设立考点,负责监考和评分。而参考的学生则像候鸟一样,辗转于各个考场,应对不同的考官和考题。
湘南学院美术系学生杜风(化名)对本刊记者讲起他的经历:“2005 年我报考天津某大学美术系,家里找了个中央美院学生代考,素描得了满分,要不是水彩考试出了问题,我早被录取了。”
最终的结果让杜风有些失望,他被并不出名的湘南学院录取了,这还是付出了不少“代价”的结果。
“山东一个专业老师介绍我考湘南学院,说这个学校不错。我家里就给了他一笔钱,少说有万把块,让他去找马处(马力煌)运作。”杜风说。
山东,是马力煌经营多年的“高产田”。2007 年,湘南学院在外省计划招收720 人,山东占了105 人,其中艺术类学生85 人。
该校艺术设计专业一位王姓学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马处想办法为他跑到了指标,“家里花了点钱。”他说,除了派发红包外,许多招生人员还享受学生家长安排的“一条龙服务”,吃喝玩乐全由学生家长安排妥当,最后还拿着虚开的发票回单位报销差旅费。
马力煌事发后,衡阳师范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周辉湘也被长沙市检察院带走。
招生处长腐败串案
马力煌、周辉湘“东窗事发”,暴露的只是“2008年湖南高招腐败串案”的冰山一角。知情人士称,从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到地方多所高校,共有包括五名高校招生处长在内的20 多人牵扯其中。这是继2006 年娄底二级运动员资格证书造假事件以来,湖南教育界最大的一起腐败案。由于此案刚刚发生,检察机关对于具体涉案人员以及案情等还未向外界披露。
据介绍,这起高招腐败串案发端于长沙,长沙市一名女工为了让儿子上大学,跑关系找到一家高校的招生就业处长,花了近10 万,但孩子最终没有领到通知书。
这位家长向有关部门举报后,检察机关发现,湖南省五所高校的招生就业处长,均涉嫌私下暗箱操作,倒卖高招指标。
这起牵涉甚广的案件,在湖南省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卢乐云的报告,直指2008 年暴露的高校招生腐败案和制度漏洞。”一位与会人员说。
当地政法界的一位人士称,目前的高招腐败案,从犯罪形式看,窝案、串案突出。由过去的较小金额、单一作案,发展到校内、校外、师生、夫妻之间相互勾结的共同犯罪,形成了“扎堆腐败”的群体化、团体化犯罪,呈现出“集体腐败”的新特点。
知情人告诉记者,周和马关系笃深。马、周二人又同湖南其他几所高校的招生处长逐渐建立起一个小圈子,他们之间互相帮衬。
利用追加计划解决本校职工子弟录取问题,是教育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这方面,马力煌通过几所高校处长结成的小圈子,表现“出色”。例如2007 年的《湘南学院报》就这样报道:“招生就业处积极争取兄弟院校的支持,有14 所院校帮助解决了我校部分教职工亲友子女的录取问题。”
“点录”黑幕
“2008 年湖南省高招政策调整会议”,出台了“招生计划一次投放到位、禁止点录、停招定向生”等政策。
在湘南学院副校长王晓成看来,这些政策的出台,与湖南多所高校招生腐败串案的发生有着直接关联。
湖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处长郭建国也认为,高校利用追加计划进行点录,是腐败滋生的根本诱因。
上一篇 权威专家详解汶川大地震
下一篇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