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8年即将走入历史的时候,我们回首一年来台海局势的风云变幻。很多从事涉台新闻工作的老前辈都会忍不住对年轻的编辑记者们说:“你们是碰上了好时候啊,我们等了几十年都没捞到的大新闻,全让你们赶上了。”是的,我们作为两岸历史的见证者心生感慨:这一年台海变化实在是太壮观了。
与大陆一水之隔的这个小岛,在2008年经历了太多太多,从“大选”到“三通”再到陈水扁进监牢……件件惊心动魄,桩桩悲喜交加。在这个过程中,三条被岛内民众与媒体津津乐道的“台味”流行语应运而生,我们不妨重温一遍。
“马上好!”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打出了竞选口号“马上好”。郁闷了8年的台湾民众太需要这个承诺了,700多万张选票闻风而来,“绿地”终于变“蓝天”。但几个月的“蜜月期”后,老百姓发现生活还是老样子,连马英九自己也在媒体上将“马上好”改口成“马上渐渐好”。
小马哥运气是不太好,前有民进党留下的烂摊子难收拾,后有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海啸要应付,几个月内就想岛内经济有起色,这未免强人所难。但更让民众恼火的,是这位领导人的瞻前顾后、两边讨好。熟悉马英九的人说,因为他从小是模范生,得到大家的赞美,所以他现在还想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于是他开始走钢丝,忽左忽右,忽蓝忽绿,比如让前“台联党”党员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这一出,当时就被认为是最狗血的剧本。外界不禁要说,模范生马先生,你要做的是以700多万选票作后盾,努力在台湾、两岸问题上做实事,然后吸引对立面的500多万选票来认同你,而非本末倒置。在此送小马哥一首歌,“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头……”
台湾经济虽没有“马上好”,但让人欣慰的是,两岸之间在2008年峰回路转,春暖花开。5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赴大陆访问;7月,大陆居民赴台游;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12月,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在耗费几十年后,两岸间的“任督二脉”终于打通。
一些台湾问题专家对未来仍心存忧虑,毕竟经济先行之后,是棘手的政治问题,这一点似乎更加考验双方智慧。就大陆方面而言,争取台湾民心自然是要继续坚持的,但到底什么是台湾民心,如何争取,却值得探讨。台湾方面则老说“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这个“智”如何拿捏,是大智慧还是小聪明,只怕也要费思量。
“太超过了!”
去年8月,陈水扁家藏在海外的“海角七亿”被曝光,引发岛内“海啸”。扁家儿子陈致中、儿媳黄睿靓因涉嫌洗钱被检方列为被告,并要求其从美国返台说明。黄睿靓在美国机场抱怨检方不公,20秒内连说4次“太超过了”,在媒体的反复播放下,遂成为岛内民众调侃的流行语。
2006年“红衫军”上街“倒扁”时,也只知道扁家大概贪了几千万元新台币,如今想来,“红衫军”肯定觉得自己冤死。太超过了?究竟是谁太超过了?
陈水扁家族带给台湾民众的痛苦是打击性的,因为他们原本以为那是正义,那是希望,并引以为傲。但8年黄粱一梦醒来,“台湾之子”竟是“台湾之耻”。而同时大家也不禁要问,过去8年,号称独立的媒体监督何以隔靴搔痒?号称独立的司法制裁何以进退失据?号称“反黑金、反独裁”的民主进步党,何以迈不过“清廉”的门槛?
岛内评论家南方朔先生撰文说,只有一个人或一家人,做不出真正大坏事。真正会祸延后代的大坏事,需要一伙人。这伙人按自己的一套“潜规则”办事,而你我都可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扁案爆发后,大家看到商界巨子曾心甘情愿玩这种政商勾结的游戏;公务人员也自愿变成扁家家奴;学者、专家则完全失了操守和风骨。
这些人都“太超过了”,选出陈水扁的选民们呢?到美国参观总统选举的台湾记者感慨,美国人选举时选民都跟过节一样高兴,而台湾一到选举就是悲情啊眼泪啊。陈水扁这笔学费交得不少了,也应该学个经验吧。
“你海角了没?”
台湾去年选出了十大年度汉字,有“乱”、“骗”、“惨”、“闷”、“贪”……前9个字都是负面字眼,只有最后一个“爱”字,让人觉得温暖善存。这很像岛内老百姓生活的写照,在被政治、族群、经济折腾得疲惫不堪后,只剩一部《海角七号》。
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在岛内上映以来,成为全民追捧的对象,见面打招呼都是“你海角了没”,如果不去“海角”一把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电影除了赚回4亿元新台币的票房,更捧回5项金马奖。影片里一群失落的年轻人勇敢地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唯一让人质疑的是,片中一段日据时代的爱情被温情化处理,引起“媚日”猜想。
正在名嘴们为片子争论得不可开交时,看过片子的年轻人说,他们记住了电影里时髦的音乐,记住了敬业的小贩马拉桑,记住了搞笑的茂伯,对于媚不媚日,还真没留心。大家从电影院笑着出来就值回票价。
对于《海角七号》要不要在大陆放映,一直是外界讨论的话题。11月,大陆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负责人袁文强终于松口,称该片已经顺利过审,有望春节档上映。对于两岸影迷来说,这应该算个好消息。
12月24日,台当局新闻主管举行年终记者会,宣布将开放大陆歌手赴台表演,大陆剧组、演员来台拍摄电视剧,以及大陆发片歌手来台录制有声出版品或举行演唱会。业界人士预言,这将使两岸娱乐界创造出更多的经典。
在阻隔了这么多年后,两岸最需要的是了解和沟通。大陆不少老百姓应该还记得在被窝里偷偷听邓丽君的日子;岛内武侠迷自然也记得私藏金庸全集的岁月。当如今这一切都变得正大光明、稀松平常时,才应该是两岸人民之福。
正如岛内常说的“让政治的归政治”,其他请回归本源。
上一篇 温家宝与《道德情操论》
下一篇 河北建全国首个医药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