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已被免职的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涉嫌犯罪被“双开”。
去年以来,互联网举报揭露贪腐风起云涌。权势可以在地方纵马驰骋,网络却能使贪官随时落马。
还有“一夫多妻”区委书记董峰、“公款按摩”审计局长等人,这些贪官如果和其他落马贪官有什么不同,恐怕就是在于倒台的方式,他们是真正落“网”——倒在了互联网上。
NO.1 周久耕
一根天价香烟掀落江宁房产局长
南京市纪检监察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对网民积极参与、支持反腐工作表示感谢。
去年底,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引起争议。事后,网友曝光周久耕消费“九五至尊”高档香烟(1500元一条)、戴名表(10万元一块的江诗丹顿)等行为,并被网友戏称“天价烟局长”。
网友接连不断的质疑声音,最终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去年12月28日,江宁区委因周久耕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产生不良影响以及用公款购买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按照有关程序免去其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今年2月13日,江宁区纪委决定对周久耕立案调查。
经查,周久耕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已查实收受他人钱物折合人民币数十万元。周久耕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并涉嫌犯罪。今年3月20日,周久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有关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日前,南京市纪检监察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对网民积极参与、支持反腐工作表示感谢。
NO.2 韦俊图
审计局长公款按摩账单网上曝光
“韦俊图是冤大头,凑巧被网络干掉了……”事后,这一类的论调在当地还是被不少人所认可。
今年1月,一个网名为“081209”的网友将其获取的某娱乐场所消费清单在网上发布,引起社会关注。经查,该消费款项由东阳市审计局支付。
4组消费清单显示的消费时间都是2003年,列明的服务包括贵宾包房费、钟费、加钟、小费、饮料等,全部采用了挂账(即没给现金,记账),总价值7000多元,签字的是审计局一名姓韦的局长。
按摩消费清单被挂上网后,多家媒体报道了此事。网友们“人肉搜索”出签字的是浙江东阳市审计局局长。许多网友对此提出质疑:按摩消费也能公款挂账?
事情发生后,东阳市委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经查公款按摩一事基本属实。
上个月,经浙江省东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公款按摩局长”韦俊图已被依法免去东阳市审计局局长职务。
“韦俊图是冤大头,凑巧被网络干掉了……”事后,这一类的论调在当地还是被不少人所认可。
NO.3 董峰
网贴曝光拉下“一夫多妻书记”
网友在互联网上贴出了董峰与其多个情人及私生子的照片,这促使了董峰的迅速“落马”。
去年,“一夫多妻”区委书记董峰(曾任徐州泉山区区委书记)的案发,源于其妻睢传侠的实名举报,并在徐州当地知名反腐人物——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王培荣的帮助下,在互联网上多次曝光董峰的“事迹”,引起有关方面关注,之后董遭到徐州纪委的查处。
睢传侠称,董峰在徐州担任干部期间,“个人作风极不检点”,“情妇先后有支某、王某、黄某、陈某等”。此外,董峰还利用其掌握批地的权力疯狂受贿,有房地产开发商甚至在南京购房送给董峰。
王培荣从睢传侠处得知董峰的个人作风和经济问题后,开始在网络论坛及个人博客中发布董峰的“事迹”,称董为“全国最荒淫无耻的区委书记和全国最牛的黑恶势力”。王培荣还在帖子中贴出了董峰与其多个情人及私生子的照片。这也促使了董峰的迅速“落马”。
据检察机关指控,董峰个人或与其情妇44次共受贿282万多元,其中董峰个人单独受贿39万元,董峰和其情妇陈某共同受贿242万多元。
NO.4 许征
浏阳广电总经理“触网”停职
奢侈消费清单在网上曝光后,有网友声称要用“人肉搜索”找出奢侈消费清单的主人。
今年3月6日凌晨,网上出现了“湖南浏阳广电一官员公款奢侈消费明细表”的帖子,曝出浏阳市国安广电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某酒店消费的清单。清单上显示消费地点叫“银天大酒店”,消费清单上的项目包括“餐厅包厢”、“足浴中心”、“棋牌室”、“KTV”以及让网友遐思的“其他”。有网友分析清单认为:仅2006年11月15日这天,KTV、足浴、餐厅包厢、其他等项目就花了近1万块,且这天是工作日。
短短几天内,搜狐社区、百度贴吧、凯迪社区、凤凰论坛等都出现了这则帖子,网友更是疯狂跟帖,更有网友声称要“人肉搜索”出奢侈消费清单的主人。
3月6日,由浏阳市纪委牵头,成立由宣传部、审计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广电集团展开调查。
浏阳市委现已责成浏阳市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停止许征总经理职务,并建议浏阳国安广电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依照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停止许征网络公司总经理职务。
剖析
民间网络反腐究竟能走多远
“天价烟局长”“一夫多妻区委书记”的落马,使得网络监督的威力、网友反腐的热情再一次得到彰显。但是,在我们为腐败行为得到查处而感到欣慰的同时,很多人也在表达这样一种担心:这种反腐败的方式究竟能走多远?
缺乏法律规范成最大硬伤
“网络反腐可以成为官方借助的力量,官方可以通过网络来发现腐败线索,老百姓也可以此来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但前提必须是依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白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依法”二字,“如果网民不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就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相关的网络监管部门要把好关,但更关键的是网民要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世洲对此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网络反腐是公民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但也很有可能出现诬告和诽谤等不好的现象。而且,由于是在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这些信息,也很有可能让涉及的人有所准备甚至出逃,给案件的侦办带来困难。有时候也存在举报不实的情况。”不过,对于举报失实是否会构成诬告、诽谤,王世洲教授指出:“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要看他在主观意图上是否构成故意。”
可见,缺乏法律规范已经成为网络反腐的最大硬伤。因此,对于网络反腐,有必要用法律加以规范,避免出现诬告、诽谤、干扰案件侦办、举报不清楚等情况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一反腐渠道的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
网络反腐亟须制度化出口
2008年,被不少网友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在这一年,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影响面广的特性成为反腐新平台。不断壮大的民间网络监督队伍,使网络成为网友表达反腐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一些纪检监察部门每天都在网上监测腐败线索,这里也成为他们获得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民间网络反腐大张旗鼓、此起彼伏的同时,官方的网上举报则显得波澜不惊、有些沉寂。
可是,为什么官方已经提供了网上举报腐败的途径,网民还是要弃之不用,而选择在网上曝料呢?
对此,很多网友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人并不清楚那些官方的举报途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更相信网络公开、透明所带来的巨大舆论效应。
也有媒体评论指出,这是在官方举报方式效率低、缺乏监督等弊端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一位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民间反腐提供制度化出口,使其与现有的反腐机制良性互动,同时也使现有反腐机制在民间资源配合下,更有效地惩处腐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和期待。
上一篇 “读书无用论”掀起网络激辩
下一篇 我国新一轮法院改革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