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7点05分,曾主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5年的著名播音员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医治无效,在京辞世。3个小时后,央视在官方网站建立专题页,发布了这一消息。5月29日罗京刚刚度过48岁生日。
现场直击
央视开临时媒体发布会
“清醴送君去,云巅闻天籁”,《马斌读报》主持人马斌昨天下午3点多带着自己写的唁诗来到307医院。守在医院门口的记者蜂拥上去,他摆摆手:诗传我意。
“这事来得太突然。”昨日12时许,央视《新闻30分》主持人郎永淳主持了在医院召开的临时媒体发布会,他表示罗京病情曾一度稳定,最后因心衰去世。
家人和他一样坚强
罗京的灵堂设在了307医院的采供血中心,门口竖起“尊重逝者,请勿拍照”的牌子。但这里从早上起就被众多媒体的长枪短炮“围困”了,郎永淳只要一现身就被团团围住。他表示,罗京的爱人刘继红目前情绪稳定,至于儿子,“虽然他还未成年,但是我可以透露一个信息——”他说:“他和罗京一样坚强。”
灵堂开放接受吊唁
家属将灵堂设置在了307医院,昨天上午,水均益和戴着黑框眼镜的李瑞英先后来到现场,一脸凝重和哀恸,并没有接受记者采访。罗京在北广的79届播音系的同学、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等也表示悼念。此后央视主持人朱军、康辉等也到达灵堂。
14时45分,灵堂布置完毕对外开放,并将一直保留至追悼会前夕。
最新动态
央视追授罗京荣誉称号
目前,中央电视台已成立罗京同志治丧委员会。主任是焦利台长。副主任是张长明、罗明副台长。成员包括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等近30人。据治丧委员会公布,罗京的追悼会拟定于6月11日举行。
在位于北京西三环的中央电视台办公大楼二楼、《新闻联播》直播间外,昨天已经搭起了一个小型的灵堂,供央视内部同事悼念罗京。
组织临时发布会的央视发言人郎永淳表示,中央电视台已决定追授罗京“中央电视台优秀播音员、播音主持艺术家”称号。
最后时光
临终前一天找到配型人
今年春节后,罗京从北京肿瘤医院转出,到307医院接受移植,希望闯关成功。
院方透露,罗京此前曾进行过一次干红细胞的移植工作,当时的配型人是他的哥哥,但仅仅两个多月,罗京就又旧病复发。4日下午前已找到为罗京进行第二次干红细胞配型人,但终因罗京身体过于虚弱而无法配型,遗憾离世。
生前遗愿
他曾希望重返《新闻联播》
去年9月,罗京入院治疗曝光后,他本人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身体状况很好,病情完全在医生的控制之中,经过三四个月的治疗,预计就可以痊愈。到时候,我会重新回到《新闻联播》的主持台上。”
据透露,罗京生前依然念念不忘钟爱的播音事业,遗愿是“希望早一点、早一日回到主播的岗位上”。
2009年春节,因为生病休养,罗京终于陪妻子吃了一顿年夜饭,这是结婚20年来罗京第一次陪妻子过除夕,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
和罗京共事的央视同事说,生活中的罗京喜欢穿牛仔裤、夹克衫,随和爱笑,热爱体育,还喜欢唱歌唱戏,而且喜欢助人为乐。
河北声音
白岚谈最后一次见罗京
本刊讯 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因病在北京逝世的消息传开后,他在河北的老朋友河北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白岚感到十分痛惜。昨日白岚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一再表示,“他的离去太意外了,是中国电视播音界的极大损失。”
“相识后一直保持联系”
白岚称,他跟罗京的相识是在1993年的一次全国运动会上,“那个时候我们是在一个配音间,当时看罗京配音啊,看稿件啊都特别认真。但是不工作的时候又特别和善,很有亲和力。”从1993年相识之后,白岚跟罗京就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到北京时都会打打电话聊聊天。
“我俩住一个房间”
他们最后一次接触是在2008年6月份。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全国组织了一次播音主持人的评选,要选出一些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去报道奥运会,当时白岚和罗京都是评委,而且非常巧合的是他们又住在了一个房间。“当时我们聊了很多,罗京说他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出差,能来趟昌平都算是一次出差了。”
白岚说,当时罗京看上去就不是很精神,工作起来总是觉得累,吃饭也不是很多,“我当时还一直劝他多注意身体,但没想到他是得病了。”
石市观众对罗京感情很深
本刊讯 昨日,得知罗京逝世的消息后,记者随机采访了近三十位普通市民。记者发现,越是年龄大的人,对罗京越有感情。对于罗京的离去,大家普遍表现出震惊、惋惜之情。
■郑丽娟(28岁)简直不敢相信,太震惊了。虽然只是在电视上看他的主持,然而太习惯他的声音了,突然这声音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真挺心痛的。
■肖小西(19岁)最初对播音员罗京没什么特殊的印象,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他不苟言笑的“国脸”都已习以为常。但有一次看他参加毕福剑主持的《过节七天乐》,才发现原来他还是个挺开朗、挺爱开玩笑的人,从那时起才开始关注他。为什么大家喜欢谁,上天就要带走谁?
■赵伏香(50岁)罗京和他的《新闻联播》已经成了我们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罗京去世了,我就像失去了一位多年的老朋友,真的很难过。新接替他的主持人,声音依然富有磁性,新闻的播报也无可挑剔,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还是会怀念罗京的声音。如今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一路走好。
病况解析
罗京为何这么快就走了
罗京所患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其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比例超过40%。它多发于中老年人,40~50岁多见。
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患者常出现发热、盗汗、进行性消瘦等全身症状。本病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
精彩瞬间
■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同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上图为初入节目组时的留影。
■罗京的京剧唱功字正腔圆,曾在央视的《中国文艺》亮嗓,被赞多才多艺。
■罗京酷爱运动,尤其是足球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时,他还是火炬手。
■2008年1月20日晚,罗京在央视综艺节目《欢乐中国行》的舞台上演唱《千里之外》,技惊四座。
■罗京住院后,态度乐观,待人平和,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很好。
罗京简介
罗京是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队伍的领军人物,《新闻联播》节目主播,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采编部播音组副组长,播音指导。
罗京在长期工作中,形成了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喜爱。2003年,罗京当选全国十佳岗位能手,自2004年到2008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最佳播音主持人。2008年8月31日其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
上一篇 中国学当“超级大国”
下一篇 公民网上公布财产为公仆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