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5000份假报纸寄送到广东阳江、阳春各政府部门,公开质疑阳春纪委干涉阳春市宏志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贸公司)采矿、干预法院判决。假报纸出现适逢阳春整治、打击非法采矿的“示范点”——永宁镇林湾铁矿承包案件二审判决前。纪委称被讹诈,宏贸则否认印发假报纸。
5000份假报纸遍撒阳江
6月初的一天,阳春纪委书记陈小锋来到三楼办公室,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牛皮纸信封,发信地址为“云南法×报社”。信封里装着一份5月16日4开的《云南法×报》,翻开A3版,标题为“广东阳春市:50年承包林地合同履行3年被无端叫停遭质疑”的“新闻”让陈的脑子“嗡嗡响”。
文中称,阳春市宏志工贸有限公司因发现储量丰富的矿山,得罪社会人士“王某”,王某依靠阳春市某领导、阳春市纪委“陈某”组成的“407”专案组进行干预,永宁镇四个村委被迫上诉至法院,终止与宏贸公司22000亩生态林50年承包合同。
同一天,阳江市各县(市、区),阳春市各村委会以上单位和副科级以上干部都收到一份《云南法×报》,部分还收到一份《云南经济×报》,“保守估计有5000份”。后者以《50年林地承包合同3年被终止》为标题,报道了法院审理宏贸公司与村委会合同纠纷。
数天内,此事从阳春官场传到民间,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两天后,陈小锋赶往云南昆明,约见《云南法×报》和《云南经济×报》相关负责人。“云南法×报社领导第一眼看到报纸便说是假的。”陈小锋说,该领导找来了当天的报纸,同时指出假报纸头版明显错误:5月16日的报纸,刊登的是5月17日、18日的新闻;排版和行文拙劣,漏洞百出;文章作者也并非该报社记者。同时开具证明,称报纸“系盗用《云南法×报》报头的假报纸”。
“拿到证明和真报纸后,让我感到宏贸公司已经疯狂了,用假报纸来讹诈我们。”陈小锋认为,宏贸公司今年2月一审败诉,假报纸出现在二审判决前,除了涉嫌攻击纪委牵头的“407”专案组外,还想借此制造舆论向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施压。
查到邮局,线索就断了
宏贸公司经理梁军否认假报纸与宏贸公司有关,“今年初开始,不少记者来采访,真假难辨,但假报纸不是我们散发的,纪委说我们印发假报纸要有证据。”
“文中的‘陈某’指的就是我,但不清楚‘王某’指的是谁。”对于假报纸中的内容,陈小锋表示基本属于“诬陷”。
阳江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发现,信封上的发信地址注明广州、佛山、阳江乃至云南,邮戳无一例外来自阳江某邮局。警方至今未查出邮件来源。陈小锋介绍说,警方查至邮局后线索中断。
矿山遭疯狂盗采浮出水面
“假报纸”引起震动的背后,位于阳春西北部山区的永宁镇林湾矿山遭疯狂盗采逐渐浮出水面。
阳春是中国最南端的喀斯特地貌地带,山林面积389.5万亩,森林覆盖率59.2%,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有铜、铁、锌、钨、锡、煤、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36种之多,是中国矿产最丰富的6个县(市)之一。
矿山争夺中,非法采矿者相互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宏贸公司的进入打破了原有的均衡,给表面平静的林湾矿区掀起波澜。从2005年初开始,宏贸公司先后与林湾、双底、棠梨、坡楼四个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承包约22000亩的林地。刺激非法采矿者们的是,合同中还签订了关于矿山管理和开采的排他性条款,并通过永宁镇政府的同意。阳春市纪委调查称,2005年、2007年非法采矿者组织手下在矿区发生械斗,争占矿口非法采矿。
2008年4月7日,阳春市纪委牵头的联合执法组进驻永宁镇。为何选择纪委牵头?“纪委牵头是不得已。”陈小锋告诉记者,国土部门将林湾矿区整顿难的问题向市里反映,指出不少政府官员充当黑“保护伞”,职能部门整治非法采矿阻力很大,市委点名要求纪委牵头整治。
阳春纪委调查发现,根据合同,宏贸公司每亩补给村民0.5元多,但领取公益林补偿款达4.2元。去年7月8日,作为整治林湾铁矿的一部分,阳春召开会议,建议取消4个“严重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承包合同。
今年2月19日,阳春人民法院一审判宏贸公司败诉。宏贸公司抗议说,纪委介入官司涉嫌非法干预法院办案。目前,该案已在阳江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宣判日期还未确定。
〈〈〈背景:
矿山利益平衡被打破
假报事件的背后,是阳春永宁镇林湾矿山遭疯狂盗采的乱象。
上世纪80年代,林湾铁矿被发现,此后12个矿体被谢克兴等5人个体承包。但到1996年,探矿证、开采证收归省和中央相关部门,谢克兴等人无法再申请到采矿证明,但他们仍实际控制着这些铁矿。谢克兴说,有关部门以罚代证,两三个月会来检查一次,罚个几千元,矿主们每个月还会给矿山所在村交“管理费”。
非法采矿者相互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但2005年初开始,宏贸公司先后与林湾等四个村委会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其中有关于矿山管理和开采的排他性条款。原有均衡被打破,械斗时有发生。
2008年,按阳春市委要求,阳春市纪委牵头的联合执法组进驻永宁镇整治非法采矿,并追查非法采矿者的“保护伞”。作为整治林湾铁矿的一部分,阳春纪委建议取消宏贸公司承包合同。梁军说,宏贸公司2007年从国土资源部拿到棠梨村矿山的探矿证,可能存在钼矿资源,价值以亿计,“取消《承包合同》的背后是市里有人要抢我们的钼矿”。
阳春市纪委工作人员则表示未听过“争夺钼矿”的说法,“宏贸公司的探矿证是探铅锌矿的,‘抢钼矿’的说法明显是造谣”。
据《南方日报》
下一篇 河北省消协七问停车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