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15.85%)和日本(6.84%)。投票权下降的国家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美国的比例并没有改变。
本次改革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提高基本投票权以及2亿美元规模的特别增资方案,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整体的投票权从33.41%上升到39.48%。会议还决定世行进行总规模为584亿美元的普遍增资,提高世行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的财务能力。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于2010年4月2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本次会议是落实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有关世行改革共识的一次重要会议。各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以及主要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的高级代表与会,共同讨论世行发言权与代表性改革、世行危机后战略方向、世行财务能力以及内部改革等议题。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和副部长李勇出席了会议。
谢旭人认为,世行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体现了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的要求,是迈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分享投票权的重要步骤。他指出,世行作为最重要的多边开发机构,应进一步强化减贫与发展的宗旨,提高资本充足率,优化内部结构与简化业务程序,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 相关反应
中国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该效仿进行改革
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25日表示,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当天通过的世行投票权改革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中国投票权的增加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和世行的合作。
谢旭人当天在华盛顿接受主要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这次改革主要有三方面意义。首先,这次改革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世行治理结构变得更加公平与合理,有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更好地发挥发展中国家在世行事务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世行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减少贫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谢旭人说,这次改革还为进一步深化世行相关方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他表示,这次改革是世行历史上第一次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主要目标的治理结构改革,有利于早日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等分享世行代表性和发言权的目标。
此外,这次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谢旭人指出,这次世行在发言权和代表性方面率先实施改革,有助于推动其姊妹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的改革,也有助于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框架变得更加公平与合理。
世行行长:很高兴看到中国投票权得到提高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25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他很高兴看到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得到提高,这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长。
佐利克在当天记者会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银行对与中国关系的成功感到“非常自豪”,今年是中国恢复在世行合法席位30周年,他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中国,并参加相关的庆祝活动。
在谈到世行和中国未来的合作关系时,佐利克表示,中国是世行的合作伙伴,但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双方还有很多的合作项目,现在世行在中国的工作大都集中在环境项目上。
对于世行新一阶段投票权改革方案,佐利克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当今世界正在向一个“新的、快速演变的多极世界经济体”发展,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恢复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必须通过自身改革来承认这一新的现实。
他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超过47%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他还希望未来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能与发达国家持平。
(据新华社)
上一篇 部分公立医院或转为非公
下一篇 中国反病毒第一人王江民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