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6日通报称,在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检测出碘-131。实践证明,用水冲洗可以有效减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目前,食品中微量放射性核素不会影响公众健康,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京津豫产菠菜被检出放射性物质
根据卫生部通报,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对公众健康无影响。
卫生部在解释为什么选择菠菜进行检测的问题时表示,既往核事故中蔬菜放射性污染监测经验表明:露天生长的大叶、表面有微小绒毛的蔬菜容易吸附空气中沉降的放射性物质。因此,选择菠菜检测可以较早地发现蔬菜是否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实践证明,用水冲洗可以有效地减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
小雨使放射性物质存留菠菜表面
卫生部指出,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最终会沉降到地面上。由于目前我国境内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浓度极微量,其沉降导致的蔬菜放射性污染一般难以检出。近日北京等地出现小雨,降雨加速了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而且小雨又使这些物质可以存留在菠菜表面未被冲走,所以在菠菜样品中检出了微量碘-131。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可污染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等食品。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沉降到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越多。雨雪天气可加速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
食品中微量放射性核素目前不会影响健康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卫生部迅速部署东北及沿海地区相关机构做好食品和饮用水监测准备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编制完成培训技术方案并对有关机构的检测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26日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公布了空气中检测出碘-131后,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在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14个省市开展了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监测工作。
随着各地降雨逐渐增加,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核素污染会不会越来越严重?卫生部表示,这取决于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取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及大气环流等)。下雨时间长短和雨量大小都会直接影响蔬菜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平。
卫生部表示,目前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监测结果微量,不会影响公众健康,无需采取防护措施。政府部门将及时发布进展情况。
福岛儿童迎来新学期
4月6日,在福岛县福岛市立第一小学,学生们参加开学仪式。当日,福岛县大部分中小学校开学,迎来新的学期。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观察:核电站事故还会持续多久?
目前要给出事故持续以及危机结束的明确时间依然不现实。日本官方承认,核泄漏可能还要持续几个月。一些专家则表示,解决此次危机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
首先,抢修电力设备、恢复冷却系统至少需要数月。迄今,1号至4号机组仅有中央控制室的照明系统、涡轮机房的部分照明系统恢复正常,其他设备包括反应堆内辐射监测系统依然无法启用。抢修设备必须进入机组厂房,但由于厂房内的高放射性积水尚未排清,工作人员现在仍无法进入,连反应堆各控制仪器所需外部电源的电缆铺设工作都难以进行。清除大量高放射性积水成为当前最大课题。
其次,彻底报废机组反应堆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报废的前提是反应堆堆芯中大量危险的燃料棒冷却到一定程度。
第三,目前确定终极解决方案还为时过早。一个可能的选择是,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用“石棺”封堆。但是,无论最终选择什么解决方案,一旦进入实施阶段都将旷日持久。比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石棺”
在20多年后的今天还要加盖新的外罩。
2号机组污水止漏
据新华社电(记者蓝建中)日本东京电力公司6日宣布,在采取注入阻水材料等措施后,当天凌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放射性污水已经不再从电缆竖井的裂缝流入海中。
观察:核污染到底有多严重?
从辐射水平看,事故目前仅影响核电站及周边地区。
从事故性质看,福岛第一核电站只发生了氢气爆炸,没有发生核爆炸。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大地震之初就已停止,按目前情况判断,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几无可能发生核爆炸。
核泄漏对核电站附近海域的具体影响则尚需进一步观察。由于这种事故没有先例,对鱼类等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链的影响,专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并非所有核泄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都能远程传播,只有碘和铯等极少数放射性元素会借风势和海水传播,且主要辐射物碘-131的半衰期仅为8天左右,而铯目前也主要是在海水中被检测到,海水的稀释作用使其含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次事故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对核电站周边产生严重影响,对日本以外国家的影响甚微。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核辐射问题长期无法消除,很可能会导致今后几十年中,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大片土地不能住人或耕作,这对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来讲无疑是“重创”。(据新华社电)
上一篇 “瘦肉精”:缘何十年难禁绝?
下一篇 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